【本報訊】政府昨宣佈將代低收入人士(每月收入低於7,100元)及自僱人士供5%強積金,即每月約355元,料約20萬人受惠,涉及額外約六億元經常開支,措施將於積金局2022年推出「積金易」中央電子平台後實行。政府雖為紓困而出此策,但同時帶挈基金公司或多賺近千萬元管理費。
假設政府每年投放六億元代低收入人士供強積金,並以截至去年底平均基金開支比率1.46%計,強積金基金管理費一年約876萬元,意味基金公司荷包又有進賬。
駿隆強積金行政總裁蕭美鳳認為,政府今次做法無疑讓基金公司賺多了,惟此舉能展示政府對低收入人士的支持。她指低收入人士較其他打工仔更需要這筆供款,料屆時新供款將按僱員投資指示直接投入其供款賬戶,並同樣需要到65歲時才能提款。
BCT銀聯集團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劉嘉時歡迎新政策,認為可助低收入人士更好地準備退休儲蓄,並呼籲政府加強公眾強積金及理財教育。對於具體安排及細節,她相信當局會盡快與業界商討,不排除受託人為配合新政策而產生額外成本,但形容此乃「社會責任」,未來會隨基金規模上升而考慮下調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