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醫保計劃(VHIS)推出9個月,坊間有逾200隻產品,為方便消費者比較產品特點及保費,食衞局去年11月起在自願醫保計劃網站低調加設「格價專區」,本報發現「標準保單」保費可相差超過一倍;另保險比較平台10Life呼籲消費者留意,標準計劃「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的定義存在拒賠漏洞。
「訂明非手術癌症」存漏洞
自願醫保「標準保單」每保單年度保障上限為42萬元,包括病房及膳食每日費用750元,上限180日、專科醫生費每年4,300元、深切治療費用每日3,500元,上限25日、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每年上限8萬元、外科醫生不同類型手術費可索償均設上限等。
即使保障內容標準化,保費卻有天淵之別。以60歲不吸煙男性為例,搜尋顯示有29個結果,虛擬保險公司保泰人壽計劃最平,僅年供5,388元,較其他大型保險公司保費便宜至少逾千元,收費更較最貴的保柏自願醫保計劃相差1.79倍。
保險比較平台10Life指,標準計劃當中「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的定義存在拒賠漏洞,保障只適用於「住院期間,或在為日症病人提供醫療服務的設備下」的合資格費用,故在家中口服標靶藥不一定受保,目前明確表示受保的保險公司包括安盛、保柏、安達人壽、國壽海外、信諾、富衛、宏利及永明金融。
籲食衞局修訂條款釋疑
10Life引述食衞局回覆指,所有認可產品保障範圍必須包括「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當中涵蓋治療癌症的放射性治療、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及荷爾蒙治療,只要由註冊醫生按醫療需要處方,便可獲得保障,惟保險公司基於目前定義寫法或有機會拒賠,建議食衞局修訂條款用字釋除公眾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