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2014年的雨傘運動開始,至去年開始爆發,至今仍然未平息的反修例運動,社會上越來越多市民主張「公民抗命」、「違法達義」,律師會會長彭韻僖(圖)昨日則於法律年度開啟禮致辭時反駁指,違法者願意付出代價入獄就不會削弱法治的觀念為「謬誤」,指出守法是不容妥協的原則,認為公民抗命並非縱火、破壞他人財物,以及傷人的「許可證」,又指出所有刻意違法的行為都會削弱法治。
指司法機構是「色盲」
律師會會長彭韻僖昨日致辭時指出,司法機構一直維持其獨立性及完整性,香港的法官亦完全依法履行職務,強調司法獨立是公民社會的重要核心價值之一,亦是法治社會的重要特質之一,香港的司法制度亦是完全獨立。
但彭韻僖指,市民必須明白法官只會依法斷案,而非根據任何外在因素,抑或任何「顏色標籤」,即政治立場因素判案,「我們應向公眾指出,在政治上,香港的司法機構是『色盲』的」。
彭韻僖又反駁「即使違法仍可維護法治」的說法,批評有關觀點為謬誤,指出守法是不容妥協的原則,「無商量餘地」,不論基於任何政治原因,縱火、傷人等行為都難言合理,「尊重他人的個人及財產權,亦是我們社會的另一核心價值」。
彭韻僖又指出公民抗命並非縱火、破壞他人財物或傷人的「許可證」,認為所有刻意違法的行為都會削弱法治,不認同只要縱火或傷人者願意付出代價,亦即入獄,法治便不會受損的說法,稱在文明社會中,絕不能以暴力使他人噤聲。
■記者梁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