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台灣家】移民路上的獨腳戲 - Cass

【有個台灣家】移民路上的獨腳戲 - Cass

【有個台灣家】
夜闌人靜時,看到了一位已經移民到台灣生活的香港單親爸爸部落格,這位爸爸的另一半因病離世,本來主要分享投資經驗的部落格,加插了一些單親爸爸帶着女兒,移民台灣的生活點滴,我們都是移民的過來人,可以想像到,帶子洪郎,那份堅毅和勇氣,令我佩服得眼眶也紅了。

身邊不少朋友已經坐言起行,最近有一個香港家庭,剛移民到我們住的社區。他們這一家,暫時選擇了爸爸留港工作,由媽媽帶着兩個孩子留台生活。那位爸爸和妻子、兩個孩子「移民三星期」,在一家人順利取得台灣居留證後,爸爸便要暫別台灣回港工作。聽說這位爸爸打算一個月到台灣一兩次探望妻兒,這次離開台灣回香港,他們一家在機場難捨難離,都哭慘了。

陌生感覺 火星般遙遠

移民這回事本來就已經夠孤單了,如果還是無可奈何地,只有一個人,暫時肩負起帶着孩子的移民重擔,無論是留在香港賺錢的,還是在異地和孩子過新生活的,那已經是決不簡單的勇氣和挑戰。如果,這三年來,在這條移民路上,大部份時間只有我獨個兒在台灣撐起「成頭家」,我想想也快要哭出來了。

隨着越來越多香港家庭選擇移民,為更大的生活空間和自由、為子女讀書、為家人留後路等各種原因,選擇把家庭暫時「拆開」,以目標為本,這可能就是選擇移民家庭的大趨勢。移民台灣之前,我們安慰家人說,其實由台灣飛去香港,就像由新界去長洲般方便,但到了我們真的搬來台灣,那份初來甫到的陌生感覺,簡直像由地球搬了去火星般遙遠,這份需要時間適應的孤獨感覺,幾乎是移民必經的心路歷程,原來跟實際地域距離沒有關係。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夫妻其中一人留在香港搵錢養家這個「後着」,確是吸引和保險,但在理性考量過後,也不妨想想自己或另一半,真的是否「夠硬淨」?背後有甚麼原因支持那移民的決定?

記得在幾個月前,三弟才只有三個月大,老公因事回港數天。我一個人,帶着三個孩子,兼顧着三間餐廳。哪怕只是數天而已,表面上我還是「正常地生活」,但心底裏卻步步為營,時刻倒數着戰友回來的日子。天意卻最愛挑這些日子弄人,結果在那幾天中,讓我遇上了在台灣第一次的交通意外,晚上帶着孩子跑警署,隔天二弟病倒了沒上學,第三天又遇上香港朋友的航班突然取消,被迫滯留台灣,要來我家住一天……

移民後才發現,那份初來甫到的陌生感覺,簡直像由地球搬了去火星般遙遠。

脆弱與堅強 超乎想像

原來自己沒有想像中那樣堅強,我也不是三頭六臂,沒法水來土掩,兵來將擋。在異地生活上的支援,不單是有問題出現時,打一個WhatsApp call給另一半就可以代替和解決的。

如果那幾天就是我的移民生活日常,不再是咬咬牙關,忍忍便過的幾天,我也會問自己,我這樣長久堅強下去的理由是甚麼?

曾聽說過這一段話:「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有時,我們可能脆弱的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咬着牙走了很長的路。」

一家人移民路上難分對錯,只是孤軍作戰或兵分兩路的移民路上,真的要有披荊斬棘的決心,眼淚幾乎一定會流,但如果身邊有位可以陪你流淚的戰友,這條路,可能可以跑快一些。

撰文:Cass(King Kong 媽媽)
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着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