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人鑽漏洞 重複抽港新股獲券商配合 藉不同電話號碼開戶入飛

內地人鑽漏洞 重複抽港新股
獲券商配合 藉不同電話號碼開戶入飛

【財經專題】新股熱爆,內地投資者來港分一杯羹。本報發現,有內地人獲券商配合,以不同電話號碼或代碼,炮製多個股票戶口重複認購新股,藉以提高中籤率,獲取最大利潤。有內地投資者在股票討論區、如雪球網,大肆討論玩法。亦有券商在網上教授方法,以賺取開戶佣金。
記者:王琳 孫樂祈

相關做法涉及發出虛假聲明,但過去極少見主動執法。而重複申請新股僅觸犯上市規則,申請者只會被取消該次申請資格,懲罰輕微,難以遏止歪風。

雪盈證券有份助拳

本報以內地客身份,向多間中港券商查詢,其中在內地券商雪盈證券(雪球旗下),打開了「缺口」。雪盈證券職員向記者指,以同一張身份證,可登記超過一個賬戶抽新股,「目前公司只以手機號作區分。」換言之有多少個電話號碼,就能申請多少個戶口。他雖奉勸記者別違規,但記者笑說很多人這樣做吧,他亦老實回應:「嗯是這樣的。」

另外,他一方面指:「我們這邊建議客戶不要這樣操作。」另一方面卻又「保證安全」,最多只是被港交所(388)拒絕申請,暫時未試過被罰錢,說法相當矛盾。

記者在內地財經討論區雪球瀏覽,發現有用戶聲稱用了年半時間逐步增加戶口,現時於7至8個券商內,已擁有29個香港證券戶口。根據其公開的賬戶紀錄,他用了18個賬戶,分別以現金及孖展形式,每個賬戶抽保利物業(6049)1至20手,最後全部中籤,共獲29手,最終獲利數萬元。有內地投資者形容:「港股打新(抽新股)市場湧入了大量的新人,這都是12月份的陽光普照賺錢效應使然。」

有人將經驗寫成心得公諸同好,鼓勵股民重複開戶,「搞4至5個的手機號碼,甚至十幾個手機號碼,就可以註冊多個證券戶口。港股打新方面,每一個賬戶都有相同的中籤率,可以疊加。」不用甚麼策略,「如果這個新股特別火熱,不用想,趕緊融資上,港股打新就是這樣,越是火熱的東西反而越好。」

內地人認購阿里比例達37%。資料圖片

不少內地人重複認購香港新股;圖為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資料圖片

懲罰輕微難遏歪風

本報統計擁有國內身份證特徵,以及香港身份證以「C」字頭為首(主要為本港工作或留學的境外人士)的人士,佔已披露身份文件組合的比重,已經不輕。其中,康龍化成(3759)更達到64%,當中或涉及重複申請,變相剝削港人中籤機率。

事實上,投資者利用證券行或銀行代其申請新股,通常只須提供實益擁有人的賬戶號碼或識別編碼(有券商用手機號碼或身份證號碼)。證券行為賺錢,多數對開戶者來者不拒、甚至會作出配合。即使重複認購被發現,亦只是被取消申請資格,以虛假聲明入罪則更少。雖然證監會及聯交所一直聲稱將討論設置適當的措施,以進一步減低出現重複申請的可能性,但一直未見有實際舉動。

研究新股多年的宏高證券基金經理梁杰文認為,要降低重複申請機會,在公開發售部份可倣效配售部份,必須上報所有申請者個人身份證明文件資料,交予保薦人及港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