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表攻略】
【本報訊】2020/2022小一統一派位(俗稱大抽獎)本周六、日(18至19日)接受申請,結果於6月6日公佈。據教育局估算,小一適齡學童人口將由2018/2019學年6.57萬人,下降至2020/21學年5.57萬人。香港革新教育家長同盟召集人周勁倫建議家長,必須將甲、乙部志願填滿,切忌留空,「(如果)最後幾個志願也不填,連自己可以控制入到的學校也沒有水泡的話,有機會由教育局派一間最不受歡迎的學校給你」。不論出生率是否處於高峯,都千萬不要「自殺式」填表,即是在乙部首三、甚至首五志願,全填上熱門學校。
小一入學統一派位階段分兩部份:甲部佔統一派位學額的10%,不受校網限制,家長可選擇不超過三所在任何校網的學校;乙部則佔餘下九成學額,全港劃分為36個校網,家長須按住址所屬的校網,填選共30個志願。小一「大抽獎」按學生隨機編號(非小一入學申請編號),由電腦程式分派學位。當某校學位求過於供時,將按家長志願次序分派,而選校次序先後則按學生隨機編號的次序,派位過程完全由電腦程式控制。在純粹靠運氣的機制下,家長有何策略有較大機會「抽中」心儀學校?
記者:羅惠儀
慎選第二志願自保
周勁倫育有三名子女,其中一人就讀中西區11校網名校。以此校網為例,「這校網不少屬小校(共六間小學,按班級編制每年級兩班),基本上很多受歡迎學校也沒有增班空間……我沒記錯,去年11網有向他區借位,像南區。」
11校網為傳統名校區,當中不乏單性學校。他提醒有兩名子女的家長需要考慮「必收生」條件,否則兄姊選了單性學校,弟妹選校的難度更高。「如果兩個仔,是否揀男校更好?這需要考慮。」由於多小校,開三,甚至四班的學校不多,像受歡迎的聖公會聖彼得小學則有六班:「這區小學的特點,真的各有所好,像傳統名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嘉諾撒聖心,聖彼得都很受歡迎;其他如聖公會基恩、般咸道官立等也一樣,每間學校也有捧場客。那便要小心,當你首志願落空,第二志願便要很保險──過份進取必然『掟』到很後。」此區近年興起的受歡迎學校過去甚至被視為「寶校」,卻因教學模式有別於傳統、英文語境等有利因素,越來越受家長重視,像香港潮商學校,天主教總堂區學校。「這些學校已經不像從前,以為放很後位置都必入。」
因此,首志願揀聖彼得、聖心類型,第二志願便揀可接受的學校,「像般咸道官立、中西區聖安多尼學校……不過,這兩間放第二機會都細,可以試;而第三志願便再保險些。」至於不喜歡「催谷」型學校的家長,首志願揀基恩才有機會「中獎」。
認清區內學校狀況
除了考慮首志願在「自行」階段有否過多學額遭「蠶食」而需跟第二志願對調外,周勁倫說,更重要是認清網內各校收生狀況,因各網區情都不同:「有些校網只有兩三間最受歡迎,所謂二線、第二受歡迎的學校,很多時候在二、三(志願)都可能入到;有些區則每間學校各有捧場客,不少學校在首志願已經派完所有位,那未必適合將一線學校放第二志願,否則,很有可能被『掟』去很後的志願。」不少學校家長群組也有「過來人」公開自己在「大抽獎」從哪個志願派入該校,周勁倫稱具參考價值。
注意孩子上學路程
對於家長填表,周勁倫指應先了解自己和子女選校意向,如果過份側重填表策略,往往傾向揀網內最受歡迎,而非真正適合自己與子女需要的學校:「孩子的強弱項;適合活動教學型,還是較傳統教學?是否有特殊學習需要(SEN)?揀學校,都需要了解相應的配套如何。另外,學校的家課政策,評估政策,甚至學校的辦學理念也重要──有家長會考慮宗教,不過,過去半年的社會動盪怎影響學校取態,對社會事件是否關心,培養小朋友成為怎樣的社會角色等……都影響好些家長的選校取態。」較諸於中學,小學家長或許較少從政治角度考慮學校,不過,周勁倫覺得家長不妨多了解辦學團體,甚至校董會的主事人背景、作為。
他建議家長可從學校公開的外評和校務報告,了解其辦學長遠發展方向:除了學生人數、獎項等公開資訊,甚至有學校會列出共取錄了若干特殊學習需要學生;亦可從中看到教職員變動等,頗具參考價值。
此外,家長亦需考慮上學路程:「我的要求最多是跨隔離區,一定不會『過海』。小朋友需要足夠休息,如果每天長途跋涉,已較其他人少了兩小時……那兩小時用來休息、學習、遊戲也好,你都會『蝕底』了。」
甲部可選全港學校
申請表中,甲部不受校網限制的三個志願當中,家長一般視甲一為叩門階段「1-1-1」的部署(即自行、統一派位甲乙部均為首選),不少會將甲二和甲三留空,以免影響乙部更大機會抽中同區學校。周勁倫建議,家長需將甲、乙部所有志願填滿;特別甲部可選取全港學校,就算機會渺茫,怎樣也可在他網揀到與同網心儀學校相若的選擇;不少學校同樣看學生「甲二、三」的志願視為誠意,可在叩門信內提及此點。
乙部要填滿所有志願──每年總有家長將最後數個甚至十個志願懸空,以為不會派入某些學校,周勁倫不認同:「無意思的,香港現在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是無學校不夠學位,教育局必定派一間給你……就算最後是三間『寶校』,你也可揀一間『無咁唔鍾意』吧!那是掌握在自己,不在其他人手上。」甚至有機會派到一間區外無選擇過的學校,「若最後未能在區內(成功)叩門,又怎麼辦?那倒不如自己揀。」
天地校網不宜進取
部份形容為「天地網」的校網,普遍有多間最受歡迎,往往缺乏二線的選擇,更多屬不太受家長歡迎的「寶校」。周勁倫以灣仔12校網為例,當中不乏受歡迎且有直屬中學的傳統名校,但中線學校少,「寶校」亦多,「那幾間名校,家長要揀好一間,不要揀瑪利曼,再揀聖保祿,然後聖方濟各,那是『多餘』,你只有一個機會,而中間保險線學校便揀李賜豪。聖雅各已經很受歡迎了,當區男女校,數他最受歡迎。」不過,普遍「天地網」的家長心態是,就算「大抽獎」落空也矢志於「叩門」階段考入心儀名校,因此已預計乙部首三志願屬叩門學校,行「1-1-1」策略(部份學校接受乙二、三的選擇與「1-1-1」同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