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書法展 - 蔡瀾

吉隆坡書法展 - 蔡瀾

很久沒去過吉隆坡了,說很久,也不過是一兩年。

吉隆坡是我人生第一次旅遊的城市,也是我第一次入住旅館,愛上那洗得乾乾淨淨,漿得筆筆直直的床單,從此染上放翁癖的地方。

隨着去了又去,唸中學時還愛上一位住在Pudu Road的女友,情書不斷,一到周末便和友人,偷了他媽媽的汽車,一路從新加坡開往吉隆坡的路上。

Bukit Bintang的Federal Hotel剛開幕時便入住,半夜到達時去對面的停車場吃「流口水」的福建炒麵,比「金蓮記」的更精彩。

湖濱公園中有一檔燒雞店,特別受歡迎,入夜只點蠟燭,幽暗的氣氛下的味道最佳,叫侍者呀也不必呼喝,只要輕輕地把鐵匙敲着咖啡杯,對方即刻出現。

出來工作後,被邵逸夫派去發展馬來電影的事業,和諸多香港及日本導演拍了不少極賣座的片子,像《Sayang Anakku Sayang》1976,至今還是經典作。

後來從電影轉到旅遊,也帶過無數的團到馬來西亞各地吃貓山王和黑刺。到了聖誕節,更上金馬崙高原感覺寒冷的氣氛。

如果能像澳門一樣讓人領取雙重國籍的話,我一定入籍馬來西亞,現在於市中心也買了一套房子,聽起來好像惹人羨慕,其實那邊的房地產便宜得令人不能置信,香港人買得起的大把。

這回重遊,目的和過往的完全不同,是去準備開書法展。為什麼膽子那麼大?我在馬來西亞有一群廣大的讀者,都是由數十年前一位位「賺」回來,他們看了我的專欄,買了我的書,雖然都是盜版的,這回讓他們買一些真跡。

我也明白在馬來西亞做文化事業的不易,所以不大去追究版權,有一本盜《葷笑話老頭》縮小版,印刷精美,方便攜帶。我一直追查是誰,向他答謝,後來才知道是一個和尚,但他怕我告他,逃得無影無蹤。

第一次感覺到馬來西亞讀者的熱情,是我在一九九五年七月三號那天,《中國報》租了馬華大廈的三春禮堂,可以坐兩千人以上,為我舉行一次講談會。

當今已是「蘋果旅遊」的總經理王引輝記得很清楚,告訴我當年還帶了女朋友、現在的太太一起去聽。我沒做過此類的公開演講,怕到時忘記要講些什麼,像做電台時的「死空氣Dead Air」,只有把香港口才伶俐的老友何嘉麗帶了去,讓她做司儀,也以防口啞啞時她可以多插一把口。

當晚我早到會場,天下着雨,只有阿貓阿狗三兩隻來到,想不到近開場時,不但坐滿了座位和梯階三千人,更開放了樓上的視聽室六百位,已是四分之一世紀之前的事了。

經濟逐漸轉佳,出版事業也踏入正途,第一家付版權費的出版商叫「青城」,老闆何慕傑後來也成了好友,向他提起書法展事時,他拍胸口說將它辦好。

在什麼地方舉辦?我一下飛機後他就帶我去看會場,好幾個經常舉辦的會堂都巡視過後,有個初步的印象。

到了晚上,我設一桌,宴請各方傳媒,還有時常去書畫展的友好,共同商議並向他們請教如何定售價,才不會不接地氣。

最後綜合大家的意見,還是在「中華大會堂」舉行較佳。地方我看過,甚有氣派,而且前輩們的展覽也多在這裏辦的,就那麼決定下來,時間訂在二○二○年四月二十八至三十號。

大多數的會展舉行得搭架子才能掛畫,要準備的東西太多了,距離現在還有點時間。怎麼裝裱?入鏡框好還是當掛軸好呢?字寫完在那裏裱?怎麼運到?都是一重又一重的問題。

好在集合了前幾次的經驗,有點頭緒,我生意上的拍檔劉絢強有特別人才辦理這種事,一位叫杜國營的是裱畫專家,已經即刻安排他走一趟,觀察各方面的難題,如燈光等等,研究後再向我匯報,一點點地按部就班處理。

吉隆坡開完會去檳城開,如果時間上配合得了,會接着去新加坡展出。

我在家休息的這段時間每天練,每天寫,一不合心意即刻撕掉。從前藏下來的宣紙已用光,不買新的話不知價錢,才發現便宜一點的紙,都不吸墨了,有的簡直會把好筆磨壞。

不過不管那麼多了,有多貴買多貴的,字寫得不好,最少紙、筆、墨都要一流的才對得起人家。至於內容,還是依照上幾次的展出,以輕鬆的字句為主,說教性的一律不寫,古板的也不寫,心靈雞湯式的更是討人厭,當然不寫。

每次和同好集會,都會問他們有什麼好玩的句子,這回也得到幾個,分別是「一向不正經」、「只限土豪」、「大吃人間煙火」等,好玩好玩。

順便賣一個廣告,如果有什麼指定的字句,也可以預早訂購,向何慕傑兄提出即可。他的手機號碼是+6012229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