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發展商 四急建過渡屋新地捐地保平安 長實未跟隊

五大發展商 四急建過渡屋
新地捐地保平安 長實未跟隊

【靜觀其變】
【本報訊】香港逆權運動持續逾半年,中央卻將政治危機歸咎房屋問題,多間發展商先後捐地或借地,以確保政治正確。新鴻基地產昨日宣佈捐出三幅地皮,其中面積30萬平方呎的元朗東頭地皮,將率先發展名為「同心村」的過渡房屋項目,預計興建1,600個單位,在不少於八年內讓5,000個家庭輪流受惠。現時五大發展商當中,僅餘長實未有借地或捐地「保平安」,資深顧問李嘉誠昨出席活動時未有回應提問,而集團發聲明指農地發展房屋需時,集團會作研究,未答應捐地亦未完全落閘,態度耐人尋味。
記者:周家誠 黃詠茵 何文俊

運房局長陳帆被問到有否與長實商討借地興建過渡性房屋時,他回答指與發展商討論時,若未有協定安排,基於互相尊重不會說太多,當落實就會正式公佈。

長實發言人重申,農地或需時較久才能讓有需要人士受惠,會作研究。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尹兆堅指,長實新界囤地數量在眾多地產商算少,導致「冇貨賣」,故採取靜觀其變策略,反建議應急錢加碼,讓更多人受惠。

李嘉誠昨與長子李澤鉅一同出席長江集團周年晚宴,未有回應記者關於捐地的提問。譚德潤攝

新地執行董事郭基煇

強調去年發10億應急錢

昨日長江集團周年晚宴派發的小冊子,題為「萬變社會 不變承諾」,列舉多年來李嘉誠基金會的慈善動作,歷來捐款總額達260億元,包括去年10億元應急錢計劃,似回應沒捐地的指控。

新地宣佈以1元代價借出元朗東頭地皮,將與聖公會福利協會興建「同心村」過渡房屋項目。村口鄰近山貝村及舊墟路,離元朗站約10分鐘步程,預計2022年落成。執行董事郭基煇指出,連同兩幅位於錦田和古洞市中心、正尋找合作社企的地皮,三個項目面積共40萬平方呎,將提供2,000伙,預料最終6,000個家庭、近2萬人可輪流受惠。新地將借出地皮八年,負責地盤規劃、項目平整及物業管理等。

現時有份捐地或借地的地產商中,包括恒地、新世界及會德豐,以新地借地規模最小,不過郭基煇指出,項目應更重視是否有交通基建、工作機會、周邊配套等,而同心村提供市集、社區空間,附近亦有中、小學,新地在元朗區未來更有200至400個職位可讓住戶申請,毋須跨區上班。

被問到是否因為過去半年爆發社會事件,受中央壓力才借地,他強調去年初已有這構思、年中正式籌劃;在篩選地皮期間,已進行初步環評,認為地段保育價值低,加上集團在鄰近一公里內無持有地皮,不會衍生利益衝突。

翻查資料,新地捐出的首幅地皮,由業主Geoffrey Holdings Limited於1990年4月以1,870萬元買入,董事包括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及黃植榮等人。土地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認為,在政府表明加強收回土地的立場下,發展商透過借地,既可避過收地並保留既有土地儲備,他日亦可在借地完結後作私營發展,而政府能藉發展商的「善舉」,兌現未來三年提供1萬個過渡房屋的承諾,可謂一舉多得,質疑是否官商合謀,「政府究竟係幫邊個過渡呢?」他認為官方應主導過渡房屋發展計劃,當看到有合適土地時,便收回作公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