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早在「國難忠醫」的中醫學生被消失前,已有不少中醫學生向校方透露不欲到內地實習,中大中醫系大五生Dickson(化名)本身也是國難忠醫成員,他接受《蘋果》訪問指去年9月初已預計到內地實習有危險,當時與同學組織「北上實習事宜關注組」與院方談判。校方12月向學生發電郵,指中大中醫學院、浸大中醫藥學院及港大中醫藥學院將聯署去信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要求增設2020年至2021年臨時應急方案,讓學生可選擇全期留港實習。
待中管會批准
現時三間有中醫課程的大學均要求學生到內地實習。浸大及中大建議三個選擇,其中一個方案是容許學生全期在港實習,最終包括Dickson的全班25名學生,13人選擇全期留港。由於中管會至今仍未批准全期留港實習的方案,他憂慮最終逃不過要到內地。Dickson透露「喺知道管理員被捕嘅時候,我更加肯定自己當初擔心嘅嘢係冇錯」。
大學二年級的浸大中醫藥學會主席黃渟僡指,校方去年12月初向學生建議三種實習方案,一是46周全期留在廣州實習;二是16周在香港及30周在廣州;三是全期在港實習,方案三正待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批准。
浸大中醫系五年級學生陳樂行同樣為國難忠醫實習生被消失事件感擔心,更指半數學生選擇在港實習,「因為希望留喺安全環境實習,怕政治氣氛會影響到學習」,他指去年6月開始,不少到內地實習的同學均受不禮貌對待,甚至連教授亦冷言冷語,「會話『你哋香港人唔係好鍾意搞港獨㗎咩』」。
高教公民召集人黃偉國稱,浸大中國研究和中醫學系均有安排學生到內地實習,校方在目前情勢下,應及早考慮是否需有調整安排,例如安排不願意回內地實習的中醫學生到台灣或東南亞地區的中醫院,或留港實習。
■記者陳詠恩、曾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