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游離分子核心價值的選擇

【採訪手記】游離分子核心價值的選擇

藍綠陣營在選前夜最後衝刺,分別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及高雄夢時代廣場作最後拉票。即使從香港人看來,韓國瑜走進中聯辦、頻頻失言是票房毒藥,但從雙方造勢大會的航拍照片可見,兩邊人馬其實勢均力敵,韓的年長「鐵票倉」能力不容忽視。蔡是否能「躺着贏」,高票當選,視乎兩批人。

一是年輕人。蔡在最後一場造勢大會,以101名年輕選民為背景發言,指香港的年輕人以血淚及生命,為台灣人示範一國兩制不可行,呼籲台灣的年輕選民要為香港的年輕人示範民主自由的價值,作出選擇。不過,是否願意花時間戶藉地投票、會否因為天氣、心情因素,都可以影響年輕人的投票意欲。

第二是中間的游離分子,即是藍綠都不喜歡的選民。蔡在任內作多項改革政策,包括一例一休、同婚法等。蔡改革雖然破格,但台灣經濟低迷多年,不少台灣選民重視的,還是養家糊口的問題。就以一例一休為例,法案通過後,導致勞工多勞多得的機會被抹煞,收入降低;加上中方對台灣打壓不斷,連帶打壓台灣僅業的營商環境。

韓國瑜主打經濟牌,上任無疑會加強兩岸交流,帶動經濟發展;但韓曾走進代表一國兩制的中聯辦,即使他曾解釋只是「進去賣水果」,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中間游離分子的決定,就視乎他們對核心價值的選擇了。
■記者周凱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