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研訊】
【本報訊】74歲退休餐館老闆患哮喘,2016年因氣促被送到屯門醫院,住院時協助呼吸儀器喉管鬆脫,令心臟一度停頓;蘇醒後情況再急轉直下,搶救無效不治。死因庭昨展開聆訊,死者女兒稱曾多次向醫護人員追問心跳停頓原因,直至父親死後,家人與院方開會,才得悉死因或有可疑,她控訴:「我想幫爸爸搵返死因!」
記者:袁楚楚
死者邱名伴的長女邱玉琴昨在庭上憶述,父親患有哮喘,需定期覆診。2016年5月12日,父親因氣喘向私家診所求醫,惟至晚上面色仍差,由救護車送往屯門醫院。當時主診醫生為他插喉,並送往深切治療部隔離病房。
及至14日凌晨,醫院突然致電家人,指父親一度心跳停頓。家人隨即趕赴醫院並多次詢問原因,惟無人正面回應。到16日凌晨,父親情況再次轉差,院方並引述醫護指「插喉入面個波爆咗」。最終搶救至凌晨5時許,父親終告不治。
其後有高級顧問醫生向家人指死因或有可疑,將轉交死因庭跟進,並於翌日召開會議。家屬在會上才首次得知呼吸儀器喉管曾鬆脫。長女形容當時甚感驚訝:「點解從來冇人話我知?」屯門醫院深切治療部主管顧問醫生陳勁松作供時指,死者於5月14日凌晨心跳一度急跌,搶救後回復正常。陳指是當值護士發現導管鬆脫,而「甩管」會導致氣管阻塞,令肺部壓住心臟。
被問到為何醫生未有即時向家人解釋心臟停頓原因,陳指當時本港正爆發H7N9,全院處於極高戒備狀態,而護士或戴了N95口罩,故溝通有困難,醫生聽不清楚護士報告。
出事前轉降血壓藥
此外,死者出事前曾獲主診醫生轉用另一款降血壓藥。陳指此藥會令氣管收縮,傳統上不會用於氣管有問題的病人身上,但醫管局並無指示不可使用。陳謂「如果係我,我會用另一隻藥囉」,但當時ICU內並無存貨。陳又指,死者死前數小時,醫護發現喉管用於阻隔分泌物的小球漏氣,故須更換。陳認為有機會是拔出喉管時刺激到死者氣管,併發氣管收縮致死。至於醫院如何確認喉管沒有插錯食道,陳指機器錄到參數與插中氣管無大分別,技術上不會懷疑插錯喉。聆訊下周一繼續。
案件編號:CCDI2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