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字咁淺:多發性硬化症之新瓶舊藥? - 麥煒和

醫字咁淺:多發性硬化症之新瓶舊藥? - 麥煒和

公立醫院腦科門診:「溫醫生,網上組群說最近出了些新藥,可醫治我的病。」

「陳小姐,你接受干擾素(β-interferon)治療後,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簡稱MS)已沒有再發作,掃描也顯示病情十分穩定,似乎沒需要轉換藥物。」

「但新藥不是比傳統藥物更好、更有效嗎?」

「藥物最重要是用得其所,並非永遠舊不如新,再者,近期推出市場用於MS的藥物,嚴格來說也不算新藥。」

「當真? 願聞其詳。」

「你現在注射的干擾素是從九十年代起MS的標準治療,因為當時的臨床測試已證實其成效。至於近年新增的MS藥物其實已面世多時,比方說,Dimethyl fumarate是自六十年代沿用於治療銀屑病(即牛皮癬)的配方,近年才加入MS的用途,其他如teriflunomide和ocrelizumab亦是改良自舊有藥物(前身分別為傳統類風濕藥leflunomide和標靶藥rituximab),還有以往的腫瘤科藥物cladribine、alemtuzumab等也能借用於MS,它們起碼有十多廿年歷史,與干擾素不遑多讓。」

「即是新瓶舊酒、舊藥起死回生啦。」

「MS是一種自體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即患者免疫力失控以致誤傷自身的神經細胞),以上藥物均能抑制過度活躍的免疫系統,所以大概也能有效控制MS,但必須通過嚴謹的臨床測試和證實成效後,才可獲正式註冊,故此便稍遲推出市面。當然,舊藥重新註冊後,售價已不可同日而語(製藥商畢竟是門生意,要看盈利的)。」

「啊,即是說你們政府醫生要慳錢,捨不得開新藥,只給我便宜的舊藥。」

「此言差矣,藥物平貴只是其次,醫生最主要考慮(又係嗰句)是治療要用得其所。病情較輕或穩定的患者,我們會選擇效力溫和的一線藥物(如干擾素、dimethyl fumarate、teriflunomide等),假使病情控制不了,便應提升至藥效較強的fingolimod(而非過於保守地沿用一線藥物),至於嚴重MS就要及早出動natalizumab、alemtuzumab等重藥,不然到患者殘障了便已太遲。此外,我們亦要兼顧藥物副作用及患者意願等其他因素。」

「撇開藥物新舊、平貴,原來醫生的臨床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麥煒和 腦神經專科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