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德豐過渡屋 位處濕地謀起豪宅疑借政府過橋 填平沼澤改劃

會德豐過渡屋 位處濕地謀起豪宅
疑借政府過橋 填平沼澤改劃

【《蘋果》追查】
【本報訊】地產商會德豐上周宣佈借出三幅面積共達50萬方呎地皮興建過渡性房屋,當中九成單位集中在大埔一幅不披露具體位置的地皮上。《蘋果》追查發現,該幅地皮位於汀角路黃魚灘的淡水沼澤,會德豐2009年擬在附近申建低密度住宅不果。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質疑,今次會德豐借地旨在填平沼澤,為日後申請改劃建屋鋪路。環保團體長春社憂慮,港府高調支持計劃,令城規會和部門審批改劃申請時受壓。
記者:潘柏林

會德豐主席梁志堅上周宣佈,因應房屋供應不足,借地興建2,000個過渡性房屋,但未有披露具體地點,僅透露有關地皮鄰近大埔工業村,可興建1,800個單位,梁志堅更曾親身視察地皮,並向傳媒提供視察時的相片。

黃魚灘淡水沼澤是船灣濕地一部份,會德豐曾密謀發展豪宅,但遭村民反對告吹。陳海威攝

會德豐拒披露大埔地皮具體位置,僅發佈一張主席梁志堅(左)視察照片。

記者與李少文到黃魚灘村,發現會德豐照片拍攝地點。

易危鳥類棲息 曾申發展被拒

記者近日到大埔實地查找,在汀角黃魚灘村一條小徑發現與相片一模一樣環境。而會德豐展示的規劃圖與黃魚灘村周邊環境大致脗合,涉及地皮面積逾10萬呎。

長春社高級項目經理李少文指,黃魚灘村有一塊淡水沼澤,屬於船灣濕地的一部份,是兩棲類和鷺鳥生境,他在視察當日見到有易危的白頸鴉。汀角分區計劃大綱亦註明,當地的沼澤區為各類動植物提供多樣化的生境,特別為雀鳥提供覓食地方,甚具生態價值和重要性。一般而言,這些地區不會獲准進行任何發展。

李少文憂慮,若會德豐借出黃魚灘土地興建過渡性房屋,勢要填平黃魚灘村淡水沼澤,「帶來棲地影響係永久性。因為你要填咗佢,你先起樓房喺度」。有黃魚灘村民指當地生態豐富,有螢火蟲、蝙蝠和野豬出沒,擔心興建房屋會破壞當地生態,而數千人遷入,更勢令汀角路的交通塞上加塞。

會德豐早在2009年擬在黃魚灘發展低密度豪宅,興建325間複式分層物業及洋房,但遭村民反對,長春社亦要求降低發展地積比率,以保護茂密叢林及風水林,建屋計劃最終告吹。查冊顯示,黃魚灘的地皮主要由粵亞發展有限公司、Pergamino Limited和Russellville Limited在90年代購入,九龍倉集團主席吳天海擔任三間公司董事。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質疑,會德豐今次用象徵式租金借地,旨在填平高生態價值的土地,以便日後收回土地時更易向城規會申請改劃,「本來轉唔到用途嘅土地,借政府過渡性房屋需要過橋,幫咗地產商土地鬆綁,令到土地未來發展潛力可以釋放」。

會德豐回覆《蘋果》查詢時,無回應黃魚灘是否興建過渡性房屋位置,僅稱計劃的詳情已於上周的新聞發佈會上交代。由於仍屬起步階段,未能提供更多資料。有參與過渡性房屋計劃的社聯和樂善堂均稱,暫時沒有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