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隊四人先後中彈

一隊四人先後中彈

美國急救員Cody受訪時經常都會用到「We」這代名詞,因他深信爭取自由之路「並不孤單」,和他一起來港的還有三名同樣來自美國的義務急救員。他憶述,去年底僅因為Instagram的一則帖文,即令到這四名原本並不相識的美國人走在一起,為了守護為自由民主而抗爭的港人,毅然成為急救員及聚首於香港街頭。

因一帖文由陌生人變兄弟

四人在港期間同樣地先後被警方的防暴槍彈打傷,令Cody與他的戰友建立起不一樣兄弟情。奇妙的是,四人雖然投契,但原本的正職卻是風馬牛不相及:Cody是商船水手,另三人一是從事金融業,一是網頁開發員,另一更是專業廚師。背景各異,但他們都對政治感興趣,不約而同地追蹤同一個Ig專頁。在反修例運動進行期間,專頁的管理員發了一個帖文,問有沒有人想到香港以急救員的身份支援港人。過去曾因不同緣故接受過急救訓練、一直關心香港的四人,二話不說便暫時放下工作,約好在11月初到港相聚。

Cody指這個成員來自五湖四海的急救小隊,在港首見面時,他已發現各有長處,能互補不足。例如一個跑得快,可以在收到消息後第一個趕到現場施援;Cody和另一人則比較強壯,有需要時可以抱起不能行動的傷者到安全位置,例如Cody便曾在油麻地人踩人事件中把多名傷者抱離現場,一張由外媒拍下,影到他以公主抱方式抱走女傷者的背影照,更成為證明人踩人曾發生的重要憑證之一。遇有一個隊友既能急救,亦能操刀煮食,故曾在理大圍城中,於飯堂「重操故業」為留守者炮製大餐。四隊友一條心,就連中彈的經歷也是人人有份,是真正的齊上齊落。

「捱過彈,食過煙」後,四人都喜歡抽空行山和遊覽景點當作休息,以香港美景及郊區新鮮空氣為身體充電及恢復健康。因四人小隊全都不是富有人家,故平日愛去平民小店醫肚,特別喜歡到黃店光顧。四人小隊現雖因經濟等問題,已陸續返美,但大家友情仍在,亦無悔地為這場香港民主自由的抗爭而曾付出一分力。
■記者黎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