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問題是美國總統特朗普過去兩年來的重中之中,正當兩國即將在月中簽署首階段協議之際,突然在伊拉克擊殺伊朗軍官,看似另起事端,實際卻在曲線抽擊中共在伊拉克的「任督二脈」,未來或對中美協議或港股構成震盪。
美抽擊內地在中東投資
伊拉克由伊斯蘭教什葉派人民佔多,外交上與由什葉派人主導的伊朗較親近,與支持遜尼派的美國較疏遠。與此同時,伊拉克是一個重要石油供應國,在2011年伊拉克戰爭結束後,中共覷準伊拉克的外交取態及其經濟疲態,積極由國企出手進駐當地的石油產業,早年已每年投入數以10億美元計的資金,兼輸入數百名工人,即使伊拉克政府的合約要求會導致較低利潤率,仍接受條款,從而換得大量石油供應,支持內地大規模的工業生產,伊拉克目前已是中國的第二大石油供應國。
近年,中國進一步加碼對伊拉克的貿易和能源投資等,在2018年踢走印度,成為伊拉克最大的貿易夥伴,其中雙邊貿易額已超過300億美元的規模;伊拉克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去年9月訪華期間,中、伊雙方又深化合作,簽署了8項協議,涉及道路、鐵路網絡、港口、能源和運輸等多個項目,當中的信貸框架協議在開始執行階段便涉資100億美元,用作建設從伊拉克輸送石油到中國的基建。
另一邊廂,美軍長年駐紮伊拉克,在其附近的伊朗不時發動或明或暗的軍事騷擾,特朗普卻在中美簽署貿易協議前夕才在伊拉克發難,令中國的投資隨時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