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記者台灣直擊】「錢進來,貨出去,高雄發大財!」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在前年九合一選舉平地一聲響,在綠營大本營高雄畫出藍天,豈料市長凳未坐暖,去年6月搖旗吶喊宣佈參選總統,勝出黨內初選後,「越級」挑戰蔡英文;同月,香港反修例風波爆發,「韓流」的紅色底牌慢慢被揭開,期盼投韓救經濟的高雄市民不滿聲音此起彼落。「罷韓」行列日益壯大,他們不單要撕開韓的假面目,還矢言要將他趕出政壇。《蘋果》記者近日與罷韓行動發起人面對面對話,從他們的訪談中,了解韓國瑜神話如何破滅。
記者:周凱瑩
攝影:彭志行 夏家朗
「我想在中華民國的歷史上,韓國瑜應該是唯一一個被提起兩次罷免的人(韓1994年當台北縣立委,因支持建核四廠遭反核團體提出罷免,終票數不足遭否決)……除了他的鐵盤,高雄人全部都不喜歡他。這也創下中華民國政治史上的奇蹟。」WeCare高雄發起人、高雄文化局前局長尹立,去年底發罷韓大遊行,參考香港的「光復行動」,成功號召50萬人上街,當中包括Blackbloc撐港隊伍。
接掌高雄即與習唱雙簧
藍營對於罷韓行動的批評聲音越來越多,尹笑稱,因韓國瑜開始怕了:「在台灣,10萬人走出來,就會影響到50萬的選票……你有民主政治,有民主選舉的地方,它們會很怕這麼多人上街頭,因為它會改變你的權力來源,香港100萬人、200萬人(遊行),無所謂,就是因為香港沒有民主。」
尹立觀察,香港年長跟年輕市民有意見分歧,在台灣也一樣,他發覺韓粉年紀偏大,反韓普遍是年輕人。台媒近一年報道,韓國瑜的問題多不勝數,他還未改善地方經濟,就在上任巿長162天後,宣告參加黨內總統初選;加上韓無法兌現選舉承諾,離地政見包括在愛河上興建愛情摩天輪、引進迪士尼樂園、太平島開採石油,但承諾無疾而終。他還被踢爆滿口謊言,自稱任市長後再沒打麻雀,被踢爆新年夜戰四方城;自爆座駕被裝追蹤器卻沒有根據。
韓在高雄市長選舉大勝15萬票後,有分析質疑其網絡聲量,是由海外網軍及親中媒體的吹捧操作;恰巧,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去年1月發表《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講話時,言明「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總統蔡英文大力批評,一聲不吭的韓卻大陣仗訪港,走進象徵「一國兩制」的中聯辦閉門會談。
尹立指出,蔣經國當年為國民黨定下明確的路線,就是反共親美、中華民國台灣化,今時今日的國民黨卻走輕美親中的路線。
除了一般市民對韓反感,60歲的高雄的士司機林火炎曾經是韓粉,前年排隊3個小時投票給韓國瑜:「想說換個人來做看看怎麼樣,誰知道選了他就落跑」。
蔡贏多少票成民主風向標
「2020年的選舉是未來價值的選擇。」尹立指,如無意外,就目前來看蔡英文勝算應該不意外,關鍵的是贏多少。尹指,以全台選舉來看,贏200萬到300萬票,才能確認小英親美輕中的立場,是台灣人的主流;若只勝50萬票左右,就代表有一半台灣人可以接受親共的立場,「對於台灣,那是很危險的。」
尹立直言,台灣的民主尚未完全成熟,因為民主不只有選舉,還有罷免。他聯同「罷韓四君子」的另外三子,去年底將3萬份罷韓提議聯署書送上北部中選會,是罷免的第一階段;假如韓國瑜敗選,以及中間一切程序順利,韓沒有提出法律訴訟的話,最快也要到7月才可以發起罷免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