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梁振英天天都會幫蘋果日報廣告部數廣告,這天如果他也在數廣告的話,應該很興奮,因為這天有一版「印度神油」和「印度神丹」的廣告。這神油和神丹,幫人「填虧補損」,「扶虛救弱」,專醫「有心無力」,噴一噴,馬上龍精虎猛,可以「增添青春活力」,怎麼看都適合喜歡亢奮而又時常有心無力的梁先生。他天天數廣告,想必不會對此疏忽。
「印度神油」原是香港之寶,曾經街知巷聞,那時候從羅湖坐火車去紅磡,火車開一段時間,就會見到鐵道旁的山壁上寫着巨大的「印度神油」四個黑體字,順着鐵道一路而去,非常有氣勢,十分引人注意。我第一次看見這四個字,就是在那一段路上,在此之前,知道萬金油,知道虎標驅風油,卻不知道還有一隻印度神油,便以為也是差不多的東西。但這名字非同小可,令人想起印度神話,真是多姿多采。
後來自然知道這神油果真是可以多姿多采的物什,雖然跟印度關係不大,但一綫牽到印度,令人倍添遐想,真是樸實又堅挺的市場學問。比起許多花巧的廣告,容易入腦得多,只要看過就忘不了。以致不少香港男人到了印度,遍地找神油,當然失望而回。也曾有朋友想解開這神油之迷,自己配方搞試驗,拿自己小弟弟做白老鼠,結果搞得欲罷不能,要整晚浸凍水。第二天將經歷當談資說出來,頓時笑翻一桌人。回想起來,這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多麼令人懷念的年代,人和事都比今天有趣,要開懷也比今天容易,連亢奮都亢奮得那麼愉悅。誰還管那油是不是印度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