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胞看《南方車站的聚會》有超乎導演想像的深切體會,其中最歡樂的亮點,是胡歌木口木面的造型,由頭到尾唧都唔笑,和我們《100毛》的腦細太似失散兄弟了。此系列的冷面郎君,世界各地警匪片當然屢見不鮮,梅維爾《獨行殺手》的阿倫狄龍就是最美麗的表表哥,陰柔地執行傳統觀念裏陽剛的任務,又妖又邪,令人不能決定應該把他安置在綺夢抑或惡夢。這還罷了,勢估不到飾演武漢新興色情行業「陪泳女」中堅份子的桂綸鎂,竟然也拜巴斯特基頓為師,將表情徹底從五官抽離,男女主角對手戲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簡直像林日曦模仿大賽最後二強終極拗手瓜,各出奇謀難分難解。上次桂小姐在刁亦男的《白日焰火》扮北妹,看來看去不收貨,心諗如果導演堅持用台灣演員,點解唔搵舒淇,這回告別文藝小清新,脫胎換骨徘徊在跨性別邊緣,雖然有人批評她的方言對白唔湯唔水,我倒認為非常到肉。她的短髮裝扮可能教一般觀眾想起王菲和吳君如,資深邵氏粉腦海則浮起已故女星方盈,默默唸一聲阿彌陀佛。
既然提起阿倫狄龍,允許我話分兩頭。前幾天沈西城先生在《蘋果》歌頌這位上世紀中恃靚行兇的男星,說「六、七十年代,喜歡看法國新浪潮電影的朋友,無人不識阿倫狄龍」,與客觀事實有點出入。首先,法國新浪潮興起於五十年代末,到六八年五月社運已完成歷史任務,之後弄潮兒各奔前程,七十年代的作品不入新浪潮數了。其次,建制派的狄龍不屬於「潮人」,從來沒有新浪潮導演邀約共泳──直到一九九零年高達忽然發老姣,找他演《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