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屯門龍門路港珠澳大橋連接路工程地盤,兩名工人昨午疑未戴防護裝備就進入新建沙井工作,結果疑吸入沼氣不適,其中一人爬回地面,另一人昏迷井底,在地面接應工友亦「中招」,消防員到場落沙井將工人救出,三名工人送院經治理後情況穩定。勞工處及路政署正調查事故起因,了解地盤有否做足安全措施。
疑無戴防護裝備
現場為龍門路近蝴蝶灣迴旋處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北面連接路收費廣場及相關工程地盤,承建商為中國路橋-基利聯營體。據悉,地盤工程已接近完工,正做綠化工程及清理的工作,出事新建沙井深九米,有兩個大小出入口,設有長梯供工人上落。昨下午3時許,三名工人負責清理沙井下20米長管道,其中63歲姓林及52歲姓邱工友,沿細井爬落沙井工作,54歲姓莫則在地面協助傳送物料。據悉落井工人都沒有佩戴女任何防護裝備,但聲稱事前已探測過井內情況,認為安全始進入井內工作。
兩工人在井底工作期間,疑吸入異味感到不適,不排除是沼氣,於是立即通知地面工友,其中林爬長梯返回地面,邱則昏迷井底,莫亦因吸入沙井湧出的異味感到不適。有工友致電消防救護中心求助,消防員到場將昏迷井底的邱救出,與另兩工友一同送院。消防用儀器探測沙井,但未有探測出是甚麼不明氣體。警方於下午5時07分接報到場,事後出事地盤承建商暫停相關工作及圍封有關位置。
路政署表示署方注重地盤工業安全,所有工序及施工方法均須經安全風險評估,並得駐工地工程監督人員認可方可實施。
工聯會副會長周聯僑指沙井不論新舊都要做風險評估,因泥土本身就有毒氣。落井前,須先用儀器探測井內有否沼氣,落井工人必須取得密閉空間工作證書。落井時先在井口裝置三腳架勾住一條繩,工人連住繩索配備防護裝備才落井,並要有工友在地面接應。
■記者劉柏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