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誕「首位本土派議長」

北區誕「首位本土派議長」

【本報訊】民主派在北區區議會18個民選議席中佔15席,素人組成的北區連線取得七席,成議會最大版塊,北區區議會昨首次開會,皇后山區議員、首次當選的素人羅庭德及民主黨陳旭明在無競爭下當選正副主席。羅當選後自稱「首位本土派議長」,倡重組警隊、重新制憲外,更以入主禮賓府成為執政聯盟為目標。另外,該區亦在首次大會通過多項提出的多項針對反修例運動及警暴問題的議案。

羅庭德當選後發表宣言,自稱本土派首位議長,承諾日後與各大陣營緊密合作、守護香港、對抗暴政,呼籲民主派同路人「以最大的氣力掃除獨裁傀儡的林鄭政權」,並指「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入主禮賓府,成為添馬政總的執政聯盟,實現煲底之約,以祭義士亡魂」。他又主張重組警隊、重新制憲,稱未來四年將發展在地經濟,實行社區自治。

涉白衣人動議 鄉事派離席

選舉正副主席後,會議改由新任主席羅庭德主持。羅建議分別為粉嶺公路巴士車禍死者及反修例運動死者默哀,當然議員、上水鄉事委員會主席侯志強表示支持,但認為對象應包括疑被磚擊斃的清潔工羅伯,獲主席接納。在席的建制派議員、鄉事派成員、民政專員莊永桓及秘書處職員均有參與默哀。
會議隨後審議由民主派提出的多項針對反修例運動及警暴問題的議案。「尊重民意並馬上回應五大訴求」議案在15票支持、無人反對、七票棄權下通過;至於民主黨林卓廷動議以北區區議會名義要求政府及警方馬上就元朗7.21事件成立專責小組,徹查警方行動部署、檢控施襲白衣人的議案,則在15票支持、兩票棄權下通過;被指與白衣人有關的鄉事派成員審議及表決期間全部離席。

■記者陳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