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兩周後農曆年至,黃色經濟圈當道,買年花也可以回歸本土。有本地花農反映,今年大雨不多料全行大豐收,大推名為「競爭」的法國百合和生長得「最正直」的荷蘭劍蘭爭妍鬥麗,統統10元起回饋港人,順道勉勵「香港人爭氣」。由於今年年宵花市乾貨檔消失,吸引力大減,花農寧主攻自家花田做批發直銷,以質素撼贏國貨。
「唔似內地 唔會用激素」
「呢種百合香味清啲叫『競爭』,係想要喻意香港人爭氣」,目睹半年抗爭,信芯園梁日信將新引入栽種的法國百合,繙繹並命名成「競爭」,同時又栽種另一色澤「黃到金」的百合「荷金」,取近音重新命名成「富貴金」。連同新引進荷蘭品種、主攻少艾市場的深淺粉色劍蘭「粉紅美人」和「少女的櫻唇」,梁說:「大家鍾意佢最正直。」去年遭颱風山竹吹襲,損失慘重,他談到今年天氣就笑逐顏開,說年花下種後甚少下大雨,乾爽天氣最宜栽種,「今年大部份花農都會豐收」。
談到黃色經濟圈,梁希望香港人撐本地農業,特意減價兩成,以成本價10元至40元一支出售。他強調,「本地花農唔似內地,唔用大雪櫃控制花期,又唔會用激素」,反之會費神調節栽種環境,管理下種時間盡量令花適時綻放,不會出現花蕾脫水易壞死等情況。梁本月20日起一連五天在旺角花墟球場的鮮花批發市場擺檔賣花,又在下周三起至過年前開放新田信芯園,夏天曾乍看過向日葵花海,迎春觀賞百合劍蘭盛景。
「蘭花大王」楊小龍雖依照20年傳統,繼續租用年宵攤位,但乾貨檔消失,相信熱鬧不比昔日,「𠵱家睇唔透年宵好唔好賣,今年俾佢(食環署)搞亂咗,全場都喺度賣花,往年得一半賣,今年要人搵到我哋好難」。楊續說將年宵當成品牌推廣,讓大眾一睹本地種植的「多冧」蝴蝶蘭,料熟客會到訪其元朗錦上路農場買花。
香港鮮花盆栽批發商會主席賴榮春指,上周視察過內地花田,慨嘆當地受天氣和暖影響,供港應市的桃花、海棠等開花過早,「唯一方法就係收割之後放落雪櫃雪住」,但承認鮮花若雪藏達三星期,品質定會急墮。花雖開得燦爛,但他預計所有供港應節的年花貨量會減少四成,因無乾貨檔,失色年宵料會大減四成人流生意,透露不少花商只取貨七成過年。
■記者鄧溢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