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羽飲茶,相熟女賓架S走過嚟打招呼,講聲「Happy New Year! Hopefully, 2020 will be much better。」新年人人都會咁講,點知餐廳R聽到,有回應:「Can it be getting worse?」賓架S笑笑口講:「Always think positively!」
餐廳R之苦口苦面,自有原因,佢間銅鑼灣新餐廳嘅生意陰晴不定,時好時壞,拉勻就係蝕食材,蝕人工,蝕租金。好似新年咁,大除夕夜,餐廳旺到爆,加埋午餐,做咗九萬銀生意,好不高興,點知到咗元旦日,全日冷清清,只做到三千大元,啲新鮮食材立即變成廚餘,喊都無謂。點解會咁,因餐廳位於銅鑼灣一間新型大廈,離開維園只有五分鐘腳程,每有遊行,樓下就逼到水洩不通,食客避開惟恐不及。餐廳R不斷向業主反映,要求減租,業主話大廈位置優越,屬於prime site,好難減租,故此餐廳R已經愁足幾個月。
日前遇到店舖專業經紀W,佢話因有持續社會運動,工商舖工商業大廈成交停滯,冇單開,好彩集團有做埋移民顧問,現在都幾依賴海外物業買賣作為主要收入來源,最多顧客查詢投資移民或第二家居(second home)計劃,有錢嘅問西班牙、葡萄牙;中產嘅問馬來西亞、泰國;亦有不少普通人要去大灣區二線城市買樓(三百萬元買千幾呎),如果冇呢類生意就要食穀種咯。
經紀W話,去年六月前之所謂prime site(銅鑼灣、旺角、彌敦道)已變成災區,店舖租金跌三成都冇承接力,相反地區性屋邨就生意興旺,例如佢家住荃灣一個屋邨,區內酒樓生意從未試過咁好,星期日晚上要分六點、八點兩場訂位,老闆笑到四萬咁口,但銅鑼灣食肆就受重傷。
再譬如世界貿易中心嘅老牌淮揚菜「綠楊邨」已經執咗,左丁山對餐廳R講:「不如你去屋邨地段開餐廳,以作對沖,唔好集中在中環灣仔銅鑼灣!」餐廳R苦笑:「捱得過呢個寒冬先至講!」餐廳大部份不景,又未必衰得晒,如經營食肆嘅食評家劉健威講,過往飲食業膨脹過速,工人難請,導致廚房及侍應水平降低,行業高峰時期估計全行缺乏一萬二千個工人,現在因環境不佳,作自然調整,或者全行嘅飲食製作水平及服務態度都有改善,希望本身係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