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港人患偏頭痛 涉壓力遺傳 芝士味精可誘發

百萬港人患偏頭痛 
涉壓力遺傳 芝士味精可誘發

【本報訊】工作壓力大、作息不定時,容易出現頭痛,但如果伴隨惡心、怕光或嘔吐等症狀,就可能患上偏頭痛。研究發現,本港偏頭痛發病率達12.5%,估計有約100萬人患偏頭痛,成因包括睡眠不足、睡眠過多、壓力及遺傳等。腦神經醫生指患者對偏頭痛認知不足,逾四成人不知自己患病而從未確診,只自行購買成藥止痛,建議若有長期頭痛問題,應及早求醫確定原因,並接受治療。
記者:何家朗

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原發性頭痛,常被認為是指發生在單側的頭痛,但其實可影響頭部兩側、後腦及眼睛周圍。偏頭痛引發痛楚的特徵是會隨脈搏跳動而產生一陣陣「跳痛」,並在患者走動或頭部晃動而加重,更會出現惡心及嘔吐等症狀,部份患者甚至在病發時變得對光線、氣味及聲音敏感,進入寧靜、黑暗的環境下會有所紓緩。

44%患者從未求診

腦神經專科醫生方嘉揚表示,偏頭痛在本港十分常見,曾有研究指本港偏頭痛發病率達12.5%,估計有約百萬人受偏頭痛困擾,當中又以女性患者較多。他指醫學界尚未完全確定偏頭痛的具體成因,但主流意見相信病發與環境因素有關,例如壓力、睡眠、情緒及女性荷爾蒙變化等,甚至食用芝士及味精等都可能誘發偏頭痛。偏頭痛亦可能有家族遺傳,對於偏頭痛患者,其家人同患偏頭痛的機率高達七成。

偏頭痛患者普遍對病症的認知不足,有外國研究發現,44%偏頭痛患者從未求醫確診。方稱,本港不少患者病發時只會購買一般止痛藥服用,但其實未能對症下藥,甚至有過量用藥的風險。他指現時針對偏頭痛有急性及預防性治療方案,前者一般以止痛藥配合止嘔藥消除症狀;預防性治療則適用於較嚴重及經常病發的患者,包括使用藥物減少發病,但部份傳統預防性藥物本身用於治療其他疾病,有機會帶來副作用,不少患者選擇中止療程,影響療效。隨着藥物發展日漸成熟,部份偏頭痛新藥能令患者發作日數減半,三分之一患者更可在持續治療下不再發作,副作用亦相對輕微。

方建議患者除接受藥物治療外,平日亦要學會避開偏頭痛誘因,保持恒常運動及有規律的作息,例如放假時切勿過量睡眠。他提醒頭痛只是一個病徵,除偏頭痛外,也有機會反映腦血管相關疾病,因此市民若長期持續頭痛,應及早求醫確診,如屬偏頭痛,醫生亦可處方藥物幫助預防發作。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