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十年NBA十件事(上) - 喬靖夫

MONDAY:十年NBA十件事(上) - 喬靖夫

2020年,又翻過了一個字頭。NBA的記者、作家和球迷,總是習慣以10年單位去籠統劃分聯盟的時代變遷,以至球員和球賽風格的轉變。我是從90年代初開始看NBA的,如果這樣劃分也就是親歷過三個不同時代了。回顧2010-2019這一代,在這裏選出個人認為這10年裏最重要的10件事:

1.League Pass:嚴格說它不是這10年才有的新事物,卻是在這些年隨着網路速度與智能手機平板等科技突破,漸漸成為一種看NBA的主流方式。世界各地的球迷不用再「坐定定等轉播」,看球的數量與自由度,是從前不可想象的。

2.Linsanity:NBA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球員像林書豪(圖),從這麼低的起步點,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成為如此一個全世界認識的球星,單是這一點已足載入史冊。而他的華裔血統,對我們來說更是意義非凡。

3.The Decision:熱火三劍俠2010年「自行組隊」並兩奪總冠軍,是影響整個NBA生態的重要事件。「球星組隊潮」自此籠罩NBA,至今仍在進行中。而The Decision還有一個重要的象徵意義:球星掌控自己生涯的權力,從此上升到了高峯。

4.國際化:2014年馬刺隊的「國際軍團」,以行雲流水的團體戰法在總決賽大敗熱火,是一次令人難忘的典範。非美國裔NBA球員行列繼續壯大,而「字母哥」安迪度安寶(Giannis Antetokounmpo)榮登MVP,還有當錫(Luka Doncic)迅速冒起成為頂尖巨星,這些實績必然令NBA球探比之前更積極探索海外兵源。

5.小球:金州勇士以速度取勝的小球旋風席捲聯盟,帶來非常巨大的影響,許多隊為了打敗勇士這霸主,球風和球員組合都要跟上。過去曾經是最重心角色的中鋒,在近年甚至有聲音認為快將「絕種」,就連NBA的全明星賽投票,也將前鋒和中鋒合為「前場球員」一組,足以顯示球壇變化之巨。
(待續)

喬靖夫
小說家+武道狂+籃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