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當局前晚匆匆宣告原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接替被免職的王志民,出任中聯辦主任,令香港社會關注這位「極少聽聞」、年逾65歲的高官到底有何來頭,他在內地官場到底屬甚麼派系,又有誰作其後台靠山?駱出掌中聯辦是臨危受命來拯救風雨飄搖的香港,抑或只是「過渡」一下,待習近平覓得合適人選後再告老還鄉?他會否如外媒所指,挾着主政青海時強硬對付「藏獨」、執掌山西時大刀闊斧反貪的餘威,來對付「港獨」和香港社會?本報根據海內外媒體報道及學者專家分析,為讀者展示駱的仕途及從政內幕。但願駱主任到位後能記住前主任王志民前車之鑑,讓700多萬香港人刮目相看。
江澤民 趙樂際 親信 習治港折衷方案
【本報訊】出身「秘書黨」的駱惠寧,縱橫中共政壇近40年,和江派、團派均有結緣、接觸。在安徽工作期間,駱是江澤民心腹、時任安徽省長回良玉的「大內總管」。駱後來升任副省級,在青海又遇另一貴人趙樂際。學者指駱和習派、江派及團派均無直接關係,估計並非習「治港大臣」首選,而是習原先人選在黨內受反對下的折衷方案。
祖籍浙江義烏、安徽當塗出生的駱1982年大學畢業後分到安徽省政府辦公廳任秘書,在當地政壇深耕30多年,官至安徽省政府秘書長,成為時任省長回良玉的大內總管。回任安徽省長初期施政遇阻力,曾接受香港傳媒專訪,尋求破局,表現開放。
無港澳外貿經驗
駱在安徽期間和團派代表、時任安徽副書記、常務副省長汪洋有交集。49歲升副省級後,駱調青海任副書記,又遇貴人趙樂際,趙當時任職青海省長、書記,兩人搭檔共事多年。趙後升任中組部部長,駱也水漲船高,接任青海省長、書記,故駱又可被視為趙樂際派系人馬。趙現為中紀委書記、政治局常委。中國事務評論員、香港中文大學兼任教授林和立指,駱既無港澳工作經驗,又無明顯外貿經驗,本身已退任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如今卻獲重用出掌香港中聯辦,這項人事任命安排頗奇怪,令人懷疑習的首選人物受黨內不同派系反對,習才同意駱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