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離婚而不失溫柔 - 畢明

如何離婚而不失溫柔 - 畢明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是貌合神離。

再遠一點,其實還有一個陰濕的深淵,叫「拒絕承認」。跌了進去,保你萬劫不復。裏面你只餘兩個朋友,一個叫麻木,一個叫逃避。和他們玩,祝你蒼白地失去自己。

世上最磨人,是每天在貌合神離中麻木與逃避,假裝心跳呼吸正常。點滴消磨,鋒利的歲月,可以將一個骨肉豐盈的人,削得瘦骨嶙峋,一個健康活潑的靈魂,凌遲得七零八落。

正如有一種餓,叫阿媽覺得你餓,有一種痛,叫若無其事劇痛。

Netflix的《Marriage Story》(婚姻故事)教許多人驚嘆低迴的,是Charlie和Nicole一場終極開拖,面對眼前無限個百夜恩的人,夫妻唇槍毒舌互片對方至血肉模糊,二人出死力鬧交至崩潰跪哭,恨你至宇宙滅絕。這一幕,當然厲害,但我可以在這車禍現場生還。我可以。

無色無味無聲的痛,才真正見血封喉。那夜,Charlie的劇團演出過後,二人一起回家,導演Charlie還和女主角Nicole賽後檢討,他毫無知覺,她若無其事,對話由一句"Goodnight Charlie"作結。一轉身,她秒哭,無聲有淚。這種淚,足令方圓百里的植物都枯萎飄零那種,寒風刮起眼睫毛都結霜那種。短短一段由客廳走回房間上床哭的苦路,每一步,印下百年孤寂,深沉的。我會死在這種痛手上,連招架能力都沒有。

你用語言和我溝通,我卻用感情對你凝視。

關於愛情、婚姻、家庭、離婚,最摧心肝的,不是愛你到永遠,而「永遠」永遠比想像中長;不是認錯了人虛渡了光陰,回頭已是百年身;是修復不了的深層次矛盾。

嘗味期限到站,緣盡放手,是普渡。認錯了人肯認錯,是放生,能回頭,總有岸。愛到分離仍是愛,但再相處都是傷害,才甘香鬆脆。

緣盡不貪,心死不痛,貌合神離還有愛,才是真正的地獄。是很多人的故事,很多離婚分手過來人才明白的承受。

停留是剎那,轉身是天涯。未必。有時在同一空間,同一屋簷下,未轉身已經你在天涯我在海角。在狹小得幽閉症發作的空間,咫尺天涯如瘟疫吃人,就像Charlie和Nicole一起乘地鐵回家,就像一家三口共睡一床的鴻溝in your face。

片首,都是大家的可愛,彼此在對方眼中的優點,雙方都沒有忘記,又如何?矛盾修補不了也是枉然,停留是窒息,轉身是自由,Nicole選擇保育自己,尤其當Charlie還對她不忠。(更暗示不忠得少已是很大的付出)

然後一場接一場雙方離婚律師的大小肉搏廝殺,每次交鋒,牆上都留下子彈洞,和殘垣敗瓦,有時還有斑駁血漬。我想起英瑪褒曼的經典《Scenes from a Marriage》,那種只有夫妻之間才辦得到的殘忍、才熟悉的死穴、才驚人的出賣。其實是恐怖片。褒曼的課題是兩個人的溝通,他稱為"the agony of the couple"。

相愛不難,墮入愛河,一失足便可以了。相處不易,每天都是磨合和戰鬥。溝通最難,於是太多伴侶grow apart,太少grow together。

你有了解過對方嗎?還是用對方來成全了自己的存在?

有人想起離婚片王《克藍瑪對克藍瑪》,但本片不是說「家庭」作為社會單位的角色故障,不是「父」、「母」在家庭崗位如何重新定義,是個人抒情遠多於社會性。

《婚姻故事》是承認深層次矛盾的存在與無奈,解決不了終放下屠刀的死地後生。說到底,她仍然可以在風風火火的劍拔弩張中,不費吹灰為沒有主意的他點菜,那貼身熟練是一世的,就像條件反射的為前夫綁回鬆脫的鞋帶一樣。

愛上是一剎,忘記用一生。其實又何必要忘記?

那個在我們心靈地下道點了一把火的人,沒有一起進來,又或者走得不夠深便離場了。我們在燈火闌珊處,才荒寒的發現自己的深層孤獨和赤裸,然後需要再另找一個伴侶,如果有。

這才是片中Charlie獨唱的《Being Alive》:“Someone to hold me too close. Someone to hurt me too deep…… Somebody crowd me with love, Somebody force me to care…… Make me alive”

再簡潔緊湊、剪掉10至15分鐘,本片會更好看,最好用來點唱,"To all the boys and girls I have loved before",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多謝對方曾經的滋養和殘忍,缺一不可。

並溫柔的送上W.H. Auden的詩《The More Loving One》:“How should we like it were stars to burn. With a passion for us we could not return? If equal affection cannot be, Let the more loving one be me”。

IG:budmingbudming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udmingBud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