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綜合而言,2019年美股平均表現最佳,但個別強積金(MPF)基金升幅頭三位均為大中華區股票基金,分別為我的中國股票基金、萬全大中華股票基金及信安動力大中華股票基金,升幅均超過30%,而大中華的定義,自然包括台灣。
大中華基金揸台積電
台灣加權指數去年升逾26%,創新高,亦僅次於美股升幅。上述三隻大中華基金主要持有騰訊(700)及友邦(1299)等中港股票,但三者均有台積電為主要持股,資料顯示,台積電去年全年升58.7%,成為以上基金跑出的主要動力。
康證投資研究部董事李聲揚指,今年較看好大中華股市,但不能因一年看好而全部投放,若本身太集中個別區域,應分散一點,他又指,拉長十年八載股票基金一定跑贏其他基金,若本身配置不是太多股票,配置上可投入更多股票,不同市場應平均分佈。他提醒,應找開支較低的股票基金,因為開支頗影響長線回報。
至於換馬策略,股評人魏力建議,1月份可將三分一資金轉往美股,再等待美股及歐股調整後再轉資金,大中華區餘下的25%則可留守。另外,他指,如受託人亦有提供醫療護理則可持有部份,因人口老化是大勢,可作長線投資之用。
股評人古天后則教路20%放在歐股,觀望歐洲股市能否如美股大牛市10年,其餘70%可將分別投放於美股、港股及內地股市基金,博A股出現估值修復式反彈,至於餘下10%選擇較具防禦性的債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