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原省委書記趙正永落馬一年後,中紀委昨正式宣佈開除趙的黨籍,移交司法起訴。中紀委公告力數趙六大罪數十條罪狀,以政治問題居多,包括「對黨不忠誠不敬畏」、「對抗組織」、屬典型的「兩面人、兩面派」。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蘋果》分析,趙案主要是政治問題,習正為2022年中共「二十大」進行人事佈局,欲借此案警告其他高層,要「忠誠靠攏」,為習謀求連任掃平阻礙。
趙正永去年1月被中紀委宣佈「接受調查」,其後內地官媒直指趙涉「陝西秦嶺別墅違建案」。《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微博公號「俠客島」曾指:「在秦嶺違章別墅拆除問題上,現任省委書記、時任省領導、幾任西安書記市長,甚至縣長都出鏡做了檢討。但有一個人沒有出鏡,就是那位『時任陝西省委主要領導』」,矛頭直指趙正永。
政治問題 扣經濟罪名帽
中紀委昨正式公佈趙正永的罪名,以往有高官落馬,就算是政治問題,中紀委也以經濟罪名給其戴帽。不過此次趙正永案,中紀委公告力數趙數十條罪名,三分之二是涉政治問題,全部可歸納為「六宗罪」。文章斥趙「嚴重背棄初心使命,對黨不忠誠不敬畏,毫無『四個意識』,拒不落實『兩個維護』的政治責任,對黨中央決策部署思想上不重視」;「與黨離心離德,無視組織教育幫助挽救,多次欺騙組織,對抗組織審查,是典型的『兩面人』、『兩面派』」。
學者:習權威受損出手鏟除
中紀委歸納趙的問題是「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嚴重污染破壞陝西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性質特別嚴重」。趙的經濟問題包括「肆無忌憚聚錢斂財,收受禮品、禮金,濫權妄為,大搞權錢交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利,並非法收受巨額財物」等,輕輕帶過,證明趙案是政治問題為主。最終趙被開除黨籍,削去待遇,移送檢方審查起訴。
學者劉銳紹指,中共大部份高官出事真正原因都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只是用經濟問題掩飾政治問題。他引述日前官方發佈《2019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研究報告》,陝西效率竟排第一,證明在趙執政治理下,政績沒問題。劉相信趙的「死因」是「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沒有對習絕對忠誠,習在權威受損下出手鏟除。劉指現離2022年中共二十大有兩年半,習正為二十大人事安排鋪路,清理高層政治障礙,此刻拋出趙案,其實是警告其他高官要「忠誠靠攏」,不能有異心。
中紀委官網/《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