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惠寧接任 料力推大灣區

駱惠寧接任 料力推大灣區

【本報訊】今次換人對於中央對港政策有何含意?內地政治學者吳強指,由經濟出身的官員坐鎮中聯辦,是中央嘗試往後以經濟手段對付香港問題,「往大灣區融合的進化」。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今次變動反映中央想透過駱惠寧大搞大灣區、兩地融合,作為高壓政策的平衡。

劉銳紹:平衡高壓政策

吳強指,年屆65歲的駱惠寧是準備退休的人,當上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才差不多一周,這次上任中聯辦主任有緊急調任的含意。他又指,駱上任意味着重返「鄧小平時代的許家屯模式」,以政治家治理香港,而不是王志民的官僚治港,「實際上對鄧小平路線的一個妥協」。

吳強估計換人是為3月兩會做準備,以免香港局勢惡化。他指,香港經過半年抗爭,中聯辦、港澳辦或其他涉港機構都因自身利益誇大香港局勢,導致北京誤判,實際上架空了林鄭,在這個角度來說,中聯辦或港澳辦,以及一堆中央單位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元旦日香港仍有超過100萬人上街,北京也對香港作出最新的判斷。

劉銳紹認為,由經濟出身的官員執掌中聯辦,是中央想林鄭搞經濟民生,「作為高壓政策嘅平衡」,由駱領軍大搞兩地融合、大灣區等。劉指今次換人只是策略性調整,並非政策性改變,「你睇香港警察嗰種濫權、濫捕、濫暴冇改變到,北京仍然係講止暴制亂,授權甚至縱容警方嘅高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