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恒指一起步便脫腳,兩日急挫近千點。當時不少股評人見港股大跌,加上美股在2018年「聖誕快落」,道指跌至21000點水平,便紛紛調整預測,預測2019年及豬年股市繼續「熊」。有人根據中國過去100年歷史,逢「九」必亂,預測2019年中港股市無運行。
筆者亦喜愛查閱歷史數據,發覺2017和2018年的股市走勢,政治和經濟環境類似1993和1994年。1993和2017年屬雞年,港股飛升;1994和2018年屬狗年,港股下跌,正好應驗了「雞飛狗走」。至於2019年,亦類似1995年,市場憧憬美國減息。這兩年同屬豬年,美國總統上任第三年,過去50多年,豬年和總統上任第三年,港股和美股都是有升無跌。再看看以「9」結尾的年份,包括1969、1979、1989、1999、2009年,港股全屬升市。
因此,即使去年初中美貿易談判未有進展,英國脫歐懸而未決,歐盟區和中國經濟下滑,筆者仍然估計港股和港樓會回升。去年初,恒指在25000點水平,遠低於之前兩年(2017及2018年)27500點的每日平均數,PE約10倍,若在此水平入市仍要輸,已經勝過絕大部份投資者,包括自2014年11月透過港股通買港股的內地投資者(平均入市位接近恒指26000點)。去年初,中原指數由2018年8月的188.64點下跌至170點左右,正是入市買樓自住的好時機。
去年上半年港股和港樓走高,到下半年因為反修例示威,暴力不斷升級而逆轉,股市到近年尾才再上揚,恒指重上28000點收市。總結2019年,恒指上升9.1%,買盈富基金(2800)連同收息賺12.8%。樓價相對於2018年底仍有幾個百分點的升幅。其實港股的升幅已遠遠落後於A股和歐美股市。
除了股樓皆升外,去年7月美國聯儲局宣佈減息,帶動債價上升。此外,期金和期油都分別上升16.1%和34.5%。去年人民幣兌港元貶值約1.8%,但連同收息2厘幾,依然有得賺。因此,2019年在政治亂局中過去,投資者理應有所斬獲,延續自2009年以來11年的不敗紀錄。過去11年,若投資者相信現金為王,一直睇淡,結果輸得很慘,資產值大幅落後於股樓同期升幅。
林本利
經濟學家、活道教育中心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