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似乎依然正在忙着總結「成就」。
那不止是慣有的年度動作,而是另一個十年終點,一個年代的告別。
互聯網絡充斥住一切「舊事重提」,忙不迭地回顧以外,到底有多少開拓和進展呢?傳媒極其量不過是充當了整合爆炸資訊的角色,最後如何選擇怎樣叫合適。當人們之間溝通的方法早已是變了天的世界,甚麼是卓越甚麼叫超凡,誰箇鍾意誰來定奪,終極都牢牢被收藏於雲端,各人自有所愛所想,自己最清楚的了。
試想今天還有人會因為在電台電視台頒了獎而去購買歌曲嗎?如此老掉牙的問題就算一再反問另外一圈十年,也不可能起死回生,這些傳統媒介對音樂工業的影響力已是幾近零點。由物理格式到數字媒介的蛻變,生態成就了音樂播放的不同載具,至於音樂自身能否牽動人心是本質不變的追求。
將傳統及創新大肆建構且融合,即使迎新也不一定去舊,這曾經也是偉大的史提夫喬布斯(Steve Jobs)的挑戰和煩憂。在他生前就試過跟好友,一位火紅時代感動全世界的音樂人Neil Young進入熱烈探討,甚至後來根據報道兩人演變成的爭拗,都是圍繞住關於音色的事情。
從來對舊時代的拒絕到新世紀的妥協,由懐戀舊時光的感情切割到憧憬新時代的不安,誰都有機會為此而談得臉紅耳赤。不要以為喬布斯只眼看前方,在他的《喬布斯傳》裏,作者Walter Isaacson透露過這位嬉皮時代狂熱者的音樂喜愛。
喬布斯iPod裏的MP3列表到底儲存着甚麼歌。原來他迷戀大多數60年代的音樂,他甚至幾近瘋狂地收集了所有Bob Dylan的現場錄音專輯,有些聽說更是喬布斯不惜一切所搜集回來的盜版製作(bootleg),他愛聽的還有披頭四和滾石樂隊。Isaacson寫到這是喬布斯一直跟那個嬉皮時代仍保持連繫的證據,而他更欣賞這些在職業生涯裏,讓世界娛樂方式變革的人物。
喬布斯在自傳中引用了Bob Dylan的名言:「不是在忙着出生的人,就是在忙着死去。」
有所期待的人生,確實才算是真正出生的起點。
撰文:陳海琪
藍調時光
廣播人。寫作人。電視節目主持人。一直相信:只有逆風而行,才知道飛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