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 逝 - 杜杜

傷 逝 - 杜杜

每年結束在即,美國的Turner Classic Movies電視台總會推出在這一年去世的電影從業員紀念特輯,曰TCM Remembers,要比奧斯卡頒獎典禮同類型的In Memoriam完備得多,因為時限比較從容。像2019年的TCM Remembers,就幾乎長達五分鐘,把這許多的導演、編劇、製片、作曲、化裝、特技,與演員擠在一起,音容宛在,各自吉光片羽地閃耀數秒鐘、然後永遠消逝在黑暗之中,彷彿也就是生命本身的寫照。

當然我的着眼點始終放在演員上頭。感覺上比較意外的是蘇麗安和卡露蓮莉,因為在自己心目中她們永遠保持玉女形象,誰知道在現實中她們原來也會繼續生活,面對波折磨難,然後老去,死亡。當然還有米高波勒,「雌雄大盜」裏面的番薯頭;真的是難以想像電影裏面那個笑嘻嘻儍兮兮的毛頭小子在現實世界中已經活至八十高齡。然後是比比安德遜、亞拔芬尼、京町子,都是響噹噹的名字,曾經熟悉他們如同家中的一份子,半卧在床上看他們的電影:「紅杏」、「假面」、「浪子春潮」、「風流劍俠走天涯」、「羅生門」、「雨月物語」。他們曾經是我青春成長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難得的是Turner Classic Movies 沒有遺漏了Fay McKenzie和Sylvia Miles;Fay McKenzie在「珠光寶氣」裏面喝醉了對着鏡子大笑之後大哭;Sylvia Miles在「午夜牛郎」短短的一場戲就使她得到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並非人人可以做梅麗史翠普或丹尼爾戴路易士,但是她們仍有短暫光華,還是有記得她們的影迷。這叫我想到莎劇「仲夏夜之夢」裏面的精靈:「要是我們這輩影子/有拂諸位的尊意,/就請你們這樣思量,/一切便可得到補償;/這種種幻景的顯現,/不過是夢中的妄念;/這一段無聊的情節,/真同誕夢一樣無力。」

不論電影還是戲劇,在曲終人散的一刻,都能提醒觀者生命的短暫。英國作家毛姆以他一向犬儒的作風宣稱:「在我死後千萬不要替我舉辦什麼追悼儀式,因為到場的各人在心中不免會暗自竊喜死的不是自己。」有這樣想法的人不是沒有,但是稍為有點悟性的都會知道,別人的死亡歸根究底還是映照到自己。正如阿達在轉告法國女星安娜卡蓮娜的死訊之時,曾經對我說:「下一回導演高達去世,不知道通報的是你還是我,又或者我們已經有一個已經不在了。」現在窗外是淅瀝嘩啦的雨夜,我正坐在書房裏,燈光通明,百頁簾子潔白井然;無邊無際的黑暗影子在外面靜靜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