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日的里人文化書倉,前來幫忙清倉的書迷一個接一個。Andrew是第二次到里人文化的開倉,2018年的一次也有來買書。他目標想買一些關於香港歷史的書,「過嚟睇吓有咩特價書,手上呢本《香港.人》係散文,揀佢係因為裏面有我認識嘅作家小思」。Andrew已半退休,帶了200元來買書,「揀咗書唔夠錢可以存住啲書,再上嚟畀錢都得,我上一次都係咁」,他喜歡的就是這種互相信任的關係。
題材敏感遭封殺
大埔區區議員劉勇威昨日從大埔到荃灣的開倉買書,「見到里人結業覺得好可惜,所以特登上嚟」,他從不去「三中商」買書,「書嘅種類越嚟越少,不知不覺間就失去咗好多選擇,所謂敏感題材嘅書又唔會有,到最後只睇到佢哋想你睇嘅書」。里人結業他感到很無力,「香港人就係咁,啲舖執先會珍惜」。同樣是大埔區區議員的陳蔚嘉慨嘆,出版發行業被聯合物流壟斷,變相就是遏制思想自由,「要閱讀唔同類型嘅書先可以刺激思考,有得揀,先訓練得出獨立思維」。
退休人士顧先生在開倉逗留了差不多半小時,一再拿起丘世文的《在香港長大》,翻了十多頁書,最終還是放下,他說家中已沒有位置放書,不能再買書卻來開倉,只為了能置身書海、聞書香,里人結業他沒有太大感受,「早幾年好多樓上書店結業,要傷心都已傷心過好多次」。
■記者梁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