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堅稱今年要打贏脫貧攻堅戰,但最終能否讓真正的貧困戶脫貧,備受質疑。湖南有貧窮家庭因為政治問題,未能申請社會保障,生活艱苦;也有家境困難的貴州家庭,懷疑沒有與當地的扶貧幹部打好關係,成不了「貧困戶」,得不到援助,需要長年在外打工。
長年在外打工
貴州畢節作為全國其中一個最貧窮的地方,當地的楊先生對《蘋果》記者指,自己家裏的條件並不好,村裏也有不少貧困戶,當中有條件比他差的家庭,也有條件比他好的家庭,他認為,在他們的村裏,只要和幹部打好關係,就能成為受資助的「貧困戶」。他指,自己留在家鄉的生活也不容易,只好長年外出打工,自己不能與孩子相聚,兩夫妻每個月加起來也只能賺到4、5000元人民幣(下同,4,458至5,573港元),工作少的時候,每月也只有2、3000元(2,229至3,344港元)的收入。他指在外面工作的工時十分長,也沒有時間去花錢。因為最近沒有工作,已經回去老家,早一點迎接農曆新年。他指,家鄉的環境在這幾年來的確有輕微改善,但是貧窮問題依然存在,他也知道2020年要實現全面脫貧,但是自己則沒有甚麼感覺。
另外,來自湖南貧窮家庭的楊先生就對《蘋果》記者表示,他已失去工作一段時間,因為曾經維權,也很難申請社會保障。他說自己有去社會扶貧的幹部求助,但是所在的隆回縣幹部並沒有向他推介這個社會扶貧網站,他身邊的親戚都沒有聽過。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