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自反修例運動後,樓價指數去年5月觸及396.9的歷史高位後,自6月起持續下跌,連跌五個月;到11月終止跌勢,按月升近1.8%至384.1點,屬七個月來最大升幅。不過,指數上升主要是10月中政府放寬樓按措施後的小型反彈,惟整體租金指數回落,後市不宜太樂觀。
租金指數全線下挫
在經濟下行風險巨大之下,失業率攀升,私樓租金市場承受壓力。差估署最新數據顯示,各類別住宅單位租金指數全線報跌,去年11月整體租金指數192.5點,是8月暑假高峯錄200.1點後,連續三個月下跌,累跌3.8%。相比去年11月租金指數195.9點,一年跌1.73%,指數回落至去年1月時水平。
11月樓價指數報384.1,較10月份376.1按月升近1.8%,按年升4.7%。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指,單月樓價回升未能確認樓價已轉勢,因11月中旬社會運動一度又再惡化,當時出現的「三罷」行動及交通阻塞,曾令一、二手市場交投凍結,樓價受壓情況料反映在12月指數上,故屆時公佈的樓價指數即使能再上升,升幅會顯著收窄至僅0.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