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德豐借地50萬呎 建2,000伙過渡房 為期八年 否認鋪路改用途

會德豐借地50萬呎 
建2,000伙過渡房 
為期八年 否認鋪路改用途

【本報訊】大孖沙逐個為林鄭的萬伙過渡性房屋大計埋單。繼新世界及恒地之後,會德豐昨宣佈將約50萬呎新界土地以象徵式價錢借予非牟利機構八年,料興建2,000伙過渡性房屋,並會負責前期開支。集團副主席梁志堅否認「借地」是受北京打壓或黨媒「鬥地主」所影響,強調是希望善用閒置資源以解決短期樓宇恐慌局面。
記者:陳東陽

會德豐的過渡性房屋以組裝合成方式興建,料一年後能入伙。模擬圖片

自從官媒狠批「止暴制亂」不力後,大孖沙們一舉一動無不呼應主旋律。早前新世界捐地、緊接恒基借出土地後,在港擁有近500萬呎農地儲蓄的會德豐昨亦公佈,將至少一成、約50萬呎土地租予社聯及樂善堂,以組裝合成方式興建2,000伙過渡性房屋,土地分佈於大埔、屯門及東涌,每幅土地租金一元、租期八年,估計今次借地能夠令超過6,000個家庭、逾2萬人受惠。由於立法會尚未批出50億元相關撥款,所以初步土地平整及規劃申請等程序及費用由會德豐處理以盡快啟動計劃,預計一年後能夠入伙。

梁透露集團數月前已有相關念頭,亦是由集團主動向政府提出計劃,希望可以解決本港短期樓宇恐慌,「與其(農地改劃)慢慢等,不如同政府合作,希望做到啲嘢出嚟」。他認為集團並非唯一有意透過借地回饋社會的發展商,且同業擁有的農地更遠勝會德豐,相信業界於非常時期都會相繼仿效。

類似的借地、捐地,一直有分析認為是為日後申請轉換農地用途為住宅鋪路。梁志堅坦言租約期八年過後,「將來環境點冇人知道」,對借出的土地日後發展未有最終定案,但相信屆時政府已制訂較妥當的規劃,長遠社會並不一定需要過渡性房屋。運房局局長陳帆則強調,用作過渡性房屋的土地日後申請其他發展,需要經重新規劃及城規會審批,而計及會德豐今次的長租土地,相信有望達到施政報告提到的三年一萬伙過渡性房屋目標。

尹兆堅:或以獻地避收地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尹兆堅指,不反對地產商做善事,但必須交代擬借出土地位置及周邊土地儲備,也不排除以獻地避免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自己農地。昨日記者會上會德豐、運房局及社聯代表均對土地確實地點避而不談,僅指規模最大的項目靠近大埔工業邨,可建單位約1,800伙,採取階梯式設計,戶型分為三種,居住人數介乎一至四個,社區內將設共享生活中心、小巴站、兒童康樂設施及創意市集等;至於早前已入紙申請公私營合作的同區洞梓項目或者改劃階段較成熟的地皮則無意作過渡性房屋。

會德豐宣佈借地同日,特首林鄭月娥隨即抽水,晚上在facebook指今年發表《施政報告》不到三個月,各界反應熱烈,包括私人發展商以象徵式租金提供土地,至今已有約8,000伙,認為「經民、商、官通力合作,達標在望」。

梁志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