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校幾時開始普教中,左丁山唔記得清楚,隱約記得係田北辰任「語常會」主席年代嘅主張,當時「語常會」認為普教中可促進本港學生中文程度,但推行至今,有目共睹,普教中學校愈嚟愈多,學生中文水平普遍愈嚟愈差。講證據就容易啦,有幾位中文大學中文系校友成為中文補習天王,有啲出晒名,有啲低調行事,可以月租十萬元租住沙田獨立屋,佢嘅中大老師望塵莫及,得個睇字。若非市場有咁熱切需求,中文補習邊會咁好搵呀,幾十年前,左丁山嘅中大同學出去補習搵外快,英文系及理學院同學最吃香,文史哲學生想搵份補習都難。今時今日中文補習咁容易搵銀,就係表示中小學生嘅中文唔掂箒。
普教中導致或迫使學生外出搵中文補習,製造中文補習天王,誠非田北辰所能料及。田北辰母校男拔萃,聽講男拔附小係小一至小六都用廣東話教中文嘅。
一位老師話畀左丁山聽,現時學校有太多嘢要教,教育局根本不懂基礎教育最重要係語文同數學(即中英數),一味追求風尚,要求學校多用電子書,多用電腦,近兩年又要催谷STEM,直資有錢學校怕偏重一方,加多一個A(Art),於是變成STEAM教育,老師話變相成為「蒸氣教育」,蒸到一眾老師似人乾,唞氣都冇力,簡直疲於奔命,搞STEM要講銀紙,窮學校(如普通津貼學校)得個講字,喇沙書院小學搞STEM,買儀器,實驗室現代化,聽講都用咗三百萬元啦,地區津貼小學冇乜資格追上去?所以教育界貧富懸殊,推動STEM與電腦電子書,有極大digital divide,對平民學生極不利,教育局當睇唔到。其實在本欄多年前已講過呢類問題,那時候的牛津教科書出版主管麥嘉隆(Ben Mak)咪曾經在立法會為此與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現立法會秘書長)爭辯過囉。現在睇番,麥嘉隆完全啱晒,教育局只能死雞撐。左丁山多事問多一句,問老師:「你地如何分身搞STEAM教育?」老師話:「唉吔,益晒一啲近年新成立嘅教育顧問公司,老師冇時間去搞咁多嘢,啲富有學校一於out source,外判畀顧問公司代為策劃課程及提供軟件培訓,你識唔識開番一間呀?搵到錢㗎!」老師居然叫左丁山成立基金搵富豪投資者辦教育策劃及培訓,即是教育局政策鼓勵私企尋租活動!不過吾老矣,無能為力之,等其他人搵政府錢、教育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