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終結,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立即要展開。時尚作為反映社會風向和文化的一部份,記載這個十年發生的事。就在邁向新時代之前,讓我們回望2010年代遇見的人和事,展望下一個十年將會帶來怎樣的風景。
撰文:楊慧珊
【2020 沒有美醜,just態度】
時裝可以反映社會狀況,所以得到roaring 20'、Turbulent 30s'、Flying 40s'、swinging 60s'、Naughty 90s這些形象化了的時代。2010年代社會被網絡、科技改頭換面,時代的風格又是怎樣?
在2010年代的中葉,Normcore就是衝着網絡而來的時尚,人人標奇立異用時裝求關注而帶來anti fashion矛盾時尚。Normcore時裝潮流就是不去追求潮流,一切歸於平淡,毋須為look-at-me style絞盡腦汁,是一種反璞歸真的現象,叫人不去打扮,不要尋求譁眾取寵,打扮全無特色,重點裝束是無牌子的牛仔褲、logo tee、hoodie、厚白襪、麻甩款的Birkenstock、鈍胎款的Nike/New Balance波鞋,用最平凡的東西打造的潮流偏方,配搭起來甚具土味。Phoebe Philo的Céline出產天橋上的Normcore成為那個年頭的代表。Chanel以整個街坊超市購物的lifestyle概念打造整個秋冬系列,平日的高跟鞋乏善可陳,換來tweed波鞋,成為經典。Normcore就是叫人放下潮流的包袱,去尋找生活真正的歸屬。離開腥風血雨的虛榮,返回衣服真正的意義,使潮流通往平靜生活化的道路,平靜的路延續到2010年代後半部份,Vetements的出現,青年文化成為時裝產業的標籤,Off-white、Ambush這一批打破了街頭/次文代與高級時尚界限的品牌興起,再到Louis Vuitton x Supreme、Virgil Abloh加入LV、正式宣告奢侈品牌與潮牌的結盟,時尚文代被消費主義騎劫。但要知道街頭/次文化/年輕人文化是要有社會背景去支撐才有意義,大量純粹以炫酷為基礎的品牌,注定要被時代淘汰。
Street Fashion退休
荷蘭潮流先知Li Edelkoort早已說過:「現在的時尚不再能反映真實的社會,時尚真的玩完了。」也不止一個人就指street fashion已經不流行,Kim Jones 就曾經說過street fashion這一詞應該要退休,Virgil Abloh也於早前揚言街頭時裝將會於下個十年玩完,而Vintage文化會主導今後的時尚流行趨勢:「人們將會穿着Vintage來表達個人風格,古着店有很多有趣的發現,那裏的衣服值得花時間去發掘。」
緊隨2010年代的尾巴New Luxury年代降臨,可持續性、包容性這兩個概念成為新奢侈的重要一環。法國藝術家Jean Cocteau說:「藝術生產醜陋,但那醜陋時常隨時間流逝而成為美。而時尚,本是生產美,但那是隨時間流逝而變成醜陋的美。」2020年代,是一個沒有關於美與醜的年代,設計有甚麼風格也不再重要,背後的理念和態度才是重點。
【過去十年 an Attractive,an Opinion】
在過去的十年,數碼科技、互聯網劇烈地改變了人類生活,掌握時尚的人不再只是固有在這個體系中的大名字,而是「任何人」,徹底實現Andy Warhol那句名言預言:「在未來,人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鐘。」我們只要有網絡和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將自己捧成時尚紅人,IT girl、Blogger降臨,維基將「IT girl」定義為「an attractive young woman who receives intense media coverage unrelated or disproportional to her personal achievements」,她們憑着自己的視野,分享對時尚各種的見解而推動着一場時尚變革。還記得當年有個只有13歲的美國少女,名為Tavi Gevinson,就在自己的網誌上寫寫自己的時尚觀,後來連Anna Wintour、Tim Blank、Rodarte姊妹都點名要讚。在生活被互聯網絡攻陷的初期,Alexa Chung、Susie Bubble、Winifred Lai揭開了時尚界新興媒體。
「關注」成賺錢工具
社交媒體Instagram再將Blogger轉型至KOL,當中所謂的「O」 意即opinion,而他們的「意見」統統都在一個貼文中用一幅照片、短片來呈現,「#」文化成為時尚符號,igable成為行銷手段,KOL、Influencer成為行銷工具,時尚是用來「炫耀」也是用來「尋求注意力」的渠道。人人都想成為KOL,商家察覺到銅臭的氣味,與其捧個真人,倒不如研發虛擬人KOL,以新一代趨之若鶩的生活方式打造如真人一樣的人物,虛擬人Lil Miquela 成為這個世代最有影響力的KOL,她是矽谷人工智慧科技公司Brud所創造的「虛擬人物」,由包括設計師、軟體工程師的十二人團隊打造,穿越於真實的人物和品牌之中,打造生動的個人形象。
在這個數字的時代,社交媒體將「注意力經濟」(attention economy) 推上高𥧌,「關注」成為賺錢的工具,社交平台Tik Tok上的Eboy網紅Noen Eubanks有幾百萬個followers,才剛剛簽約Celine,所以人人都想成為網紅,attention(注意力)比真知灼見來得更折衷,奢侈品牌推廣的對象年齡層越來越少,人們花時間去消化資訊一樣越來越少,專業評論與見解都用不着,品牌只求在最快的時間接觸最多的受眾,吸引「眼球」將會是下一個十年主導創意和判斷好壞敗的因素。
更多精采時尚內容,盡在 http://add.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