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急轉:政改緊要過住屋

民意急轉:政改緊要過住屋

【林鄭炒車】

【本報訊】香港人今年經歷水深火熱,特區政府拒絕回應民間五大訴求,反修例運動在巨大民意下持續不息。有調查顯示僅9%市民對香港過去一年發展滿意,滿意淨值是負75個百分點,為1992年底同類調查開展以來、即27年來最差,政制問題取代房屋問題,成為市民認為最有需要處理問題,其次為警察問題及要求回應五大訴求。有學者認為無論支持或反對政府的市民均不滿政府今年表現,形容港府已陷入困境,「﹙形同﹚揸車跌入坑,揸唔返上嚟」。

記者:梁穎妍

香港民意研究所本月18至23日進行《年終回顧前瞻》調查,以電話抽樣訪問1,067人,結果顯示市民對香港過去一年發展滿意比率僅為9%,較去年的36%暴跌,而不滿比率則由去年的37%急升至84%,令滿意度淨值較去年大幅下跌74個百分點,至負75個百分點,為1992年底調查開展以來最差。

獨立調查警隊第二逼切

受訪市民認為特區政府來年最需要處理的三大問題,依次為政制問題、警察相關問題及獨立調查委員會,以及回應民意或五大訴求,分別有18%、14%及11%,另有8%人認為最需要處理示威者相關問題及止暴制亂。

以往長據首位的房屋問題則較去年同期急跌33個百分點,由41%跌至僅得8%,創2009年以來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為次要需處理的經濟問題亦由12%跌至7%的新低,治安問題則由去年1%上升至6%,為1994年以來的新高。

學者:經濟城市論述不再

若在繁榮、廉潔乾淨、公平、自由或福利社會中作出選擇,27%人希望香港成為公平社會,25%人選擇自由,為1993年以來的歷史新高,廉潔乾淨和繁榮社會則分別有22%及20%,最希望香港成為福利社會的則只有4%,較去年同期明顯下跌10個百分點。

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前助理教授黃偉國指調查明顯指出,以往指香港是經濟城市的論述已經過時,「政府官方論述﹙經常﹚話要提供合適營商環境」,他認為不但持反對意見人士,即使支持政府人士也對香港政府今年的工作不滿,因過去半年政府處理政治海嘯的表現,令支持政府人士感覺政府讓他們自生自滅,不但工作「唔到肉」,對社會狀況亦「做唔到嘢」,指港府已陷入困境。

黃又指出,調查顯示市民對自由、政制問題的追求,「香港人覺得自由受威脅,受蠶食、侵害」,強調社會反彈源於問責官員沒有決心及意志處理問題,重申高官應問責下台以解決目前社會問題。

黃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