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到底】
【本報訊】從炎夏到凜冬,從和平到流血,逆權運動在港人心裏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記。民間團體昨午在中環愛丁堡廣場舉辦「香港人抗爭的日與夜」集會,大會估計約有4,000人冒雨參加,警方估計高峯為500人。不同崗位的抗爭者上台發言,提醒港人毋忘傷痛。龍門冰室負責人張俊傑提出建立「良心生活圈」,為被捕年輕人提供工作機會,「用共產對共產」,讓運動能持續下去。
記者:陳詠恩 李詠希
罕有出席抗爭集會的龍門冰室負責人張俊傑昨日上台發言,觸及最近熱議中的黃色經濟圈概念,他贊同概念,但認為當黃店多了生意,便應思考如何進一步幫助抗爭者。他回想早前有年輕人向他求助,對方衣衫單薄,連襪子都穿了洞。他帶年輕人添置冬衣,並在網上召集大家捐贈乾淨冬季衣物,次日店外便有數百袋衣物出現。於是他聘請年輕人幫忙把衣物分類捐出,再付工資給他們。
「用腦去贏 唔係用武力」
張俊傑指只要年輕人有一技之長,便可掙錢支持基本生活,於是決定成立「香港人冰室資源中心」,把黃色經濟圈擴展至「良心生活圈」,協助配對義務導師與學員,中心免費提供場地儀器,召集多位髮型師、美甲師、化妝師等良心導師,義教學員各行業技術,學員更能獲聘,賺取薪金。他更希望之後找尋有識之士,如大學教授教學員會計、法律知識。
他解釋,「良心生活圈」重要在資金不用外流,自給自足。「我哋用返共產嚟對共產,每人賺一百蚊,拎一蚊出嚟擺返喺基金度,幫返受影響嘅人」,若能成立這樣一個基金,協助被捕者家人生活,甚至成立自己的政府,「用腦去贏佢哋,唔係用武力贏佢哋」。
有「袁師母」之稱的傳道人陳錦美亦有上台分享,她在雨傘運動時曾呼籲示威者「唔好講粗口」,但隨住時局變化,港人如今「甚至唔講粗口嘅都要講」,以表達對現時的不滿。她認為,「勇武」意思是勇敢地行動,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崗位上勇武,例如公務員按章工作、警察站出來講真話,讓抗爭行動成為日常,又提醒港人需要學識變通,「勇武如果繼續停喺勇武,只會係另一種固執」,難以成功。
反送中運動中曾多次發起集會的劉頴匡發言指,以往常被問及和平集會的作用,他認為很多人在家中、公司都要面對藍絲,難以找到同路人訴說感受,反而在集會中能互相打氣。他記得9月初林鄭宣佈正式撤回修例,外國朋友紛紛向港人道賀,當時他擔心反送中運動會變成法國黃背心運動,慢慢被丟淡,幸好港人不斷透過遊行及集會,讓國際社會知道抗命未結束。
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則表示,雨傘運動時國際戰線似乎是禁忌,以免讓北京有藉口涉及外國干預,直至今年,抗爭運動證明了香港在國際發揮的槓桿效應,讓北京政權知道即使漠視港人訴求,亦不能漠視港人在國際的力量。
7.21目擊者籲保持理性
台下參加者有和理非,亦有勇武,任文職的藍小姐(化名)是元朗7.21事件的目擊者,提起當日元朗站白衣人無差別狂毆途人,仍不禁落淚。她稱,以前可算是港女、港豬,至今年6月才完全醒覺,明白修例的嚴重後果。而7.21事件是令她一直堅持抗爭的原因,呼籲港人除了保持憤怒,亦應保持理性,加入工會為三罷做好準備。集會至傍晚6時半,眾人高唱《願榮光歸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