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透過精神科支援的外展服務,精神病患者能重拾正常生活。陳小姐患有思覺失調近30年,工作能力受影響,雖然多年來曾數次嘗試工作,但因病入院治療而被迫停止,與家人的關係也因病情而逐漸變得疏離,欠缺社區支援。她於2014年獲轉介加入葵涌醫院的精神科復康支援計劃,由個案經理定期家訪,跟進病情及調整用藥,並協助投入社區活動。
每遇煩惱主動傾訴
經過多年持續跟進,陳小姐的「病識感」明顯提升,配合藥物治療,病情因此有好轉,毋須再入院。她形容康復期間遇到的醫護人員如同家人,每當自己有煩惱時就會與姑娘傾訴心事,對方願意耐心聆聽之餘,亦有給予建議,例如教導她如何修補與鄰居的關係。她最近更考獲保安牌照,準備重投工作、自力更生,與家人的關係亦有改善。
葵涌醫院職業治療師凌小柔表示,精神病患者在康復路上,除消除症狀之外,更重要的是學會自行克服生活上的困難,掌控自己人生。因此,在跟進陳小姐個案期間,經常邀請陳小姐出席服務計劃舉辦的活動,陳小姐亦在活動中認識不少曾患精神疾病的病友,互相以「過來人」的角度分享經驗。
凌小柔指,社區中亦有不少機構為精神病患者提供服務,包括社區活動等,建議患者可循這些途徑逐步重投社會。
■記者何家朗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