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廁所革命 膠桶當化糞池

農村廁所革命 膠桶當化糞池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指示推動「廁所革命」多年,但不少新建廁所卻長期閒置淪為「擺設」。在安徽阜陽市的農村,當地政府竟在地底埋下三個膠桶就當作廁所的「化糞池」。為應對上級部門檢查,村幹部給每名村民200元人民幣(約222港元)掩口費,並阻止記者採訪。

內地農村的新廁所竟用膠桶充當化糞池。 互聯網

付村民掩口費 禁採訪

央視報道,記者走訪阜陽市潁泉區伍明鎮店集村一些建於2017年的新廁所時,兩個自稱是村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的人搶奪記者手機,稱不能拍攝。有村民指,新廁所一直沒通水,更是全封閉設計,只有三個孔通風,一進去臭味熏天。老廁所外邊都有簡易化糞池,上面有蓋板,隨時可以掀開,清走糞便給莊稼施肥。但新廁所只在外邊地底下埋膠桶作化糞池,村政府卻辯稱糞便會「自然風化」。另有廁所便池裏的糞便從地下管道排到三個膠桶裏,但膠桶卻沒接上旁邊的化糞池。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對《蘋果》表示,習近平原想抓緊「民生無小事」,但政策推行較粗獷。他指農村排污配套差劣,難以興建排污渠,只能興建化糞式的新廁所,但這種廁所需定期吸糞,因後期管理資金不足,地方政府拒絕承擔,村民更不會自行支付,令新廁所比旱廁更不如。
央視/《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