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民主派控制區議會後,不只掃走以往浪費公帑、為中共粉飾太平的活動,有區議員更明言建制衞星組織「分餅仔」的年代亦已過去,對建制派甚至中聯辦來說,意味過去在各區建立的樁腳有「斷水」危機,建制派要保住地區勢力,西環必定要在資源上向友好地區組織「泵水」,但這些組織從來親疏有別,一些未獲照顧的街坊保長或地區樁腳隨時離建制派而去。
余德寶:削弱建制動員能力
有民主派區議員稱,由建制派控制的區議會,一直是中聯辦及建制政黨收買地區樁腳的重要平台,「用區會錢養衞星組織,藉區會活動拉攏地區人士埋西環堆」,現在失去這個平台,西環及建制必定重新部署地區工作。油尖旺區議員余德寶指,對建制而言,與地區樁腳的關係離不開利益兩字,「一啲居民團體主席可能只係個師奶,點解做?威囉,街坊問你拎戲飛,幾有虛榮感」,但未來這些地區團體申領區會撥款勢更困難,甚至要上區會接受質詢,「代價大咗,行政成本高咗,佢哋隨時唔撈」,即使中聯辦會「泵水」,實際操作也有掣肘,「建制都有分親唔親,區區一個街坊會,人哋鬼識你」。
余又指以往建制派將區會當作衞星組織的提款機,組織舉辦活動、建制區議員站台,變相零成本就可建立地區關係,所以區會一旦對建制樁腳「斷水」,建制地區動員能力會相對削弱。不過,黃大仙區議員譚香文認為,建制派「少咗啲手到拿來嘅錢」,但政府可巧立公職予落選建制議員,甚至削減對區會的撥款預算,再將錢找途徑回贈建制派。
■記者歐陽聯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