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普教中扭曲港人身份認同、表忠

藉普教中扭曲港人身份認同、表忠

【本報訊】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在訪問中多番藉中國人身份及普教中表忠,上觀新聞提及普教中一事時,他回應指粵普爭議其實是「香港人怎麼看自己」的問題,「我覺得一個香港人同時也是一個中國人,就像上海人也是中國人,這是完全沒有衝突,但現在有一部份香港人似乎對此有些不能接受」。

楊續指,教育局長遠目標是要看中文教學是否可以用普通話來進行,但多年來局方還是讓學校自己從專業角度做決定,但這不是短期內要改變學校教育方式,「我們尊重學校的選擇,他們覺得教中文用粵語教比較好就用粵語,用普通話我們也贊成」。

指普通話為中文世界主流

惟楊始終認為,使用普通話是中文世界的主流,用普通話教中文仍有益處,比如大家常說「我手寫我心」,「說」和「寫」不需要再在大腦中轉換,「在中文世界裏,除了香港、澳門、廣東等一些地方用粵語,其他地方都在用普通話。語言是有生命的,我只想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我們都用粵語學中文,將來是會和其他大部份人越走越遠,還是最終走到一起?我作為教育局局長應該考慮這個問題」。

對於香港人的中國人身份認同問題,楊潤雄說他覺得絕大部份香港人普遍對「我是中國人」沒有異議。但此論述與事實不符,根據香港民意研究所本月份調查結果,只有11%香港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

楊潤雄承認香港人對國家的認識和情感可能會和內地群眾有些不同,他認為應該「慢慢將大家拉近」,方法是送香港學生到內地交流。他聲稱,一些年長的學生參加了歷史活動,去了南京看大屠殺紀念館、去西安看博物館,「他們回來後的感受就不同」。

■記者張文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