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大半成員國前日就羅興亞人道危機表態,通過決議案強烈譴責緬甸侵害羅興亞族穆斯林及其他少數族裔人權。
決議沒法律效力
大會以134票對9票、28票棄權通過決議,促請緬甸馬上採取措施停止爭端及仇視若開邦一帶的羅興亞人以至其他少數族裔,停止結構歧視及排擠無國籍者、拆掉禁閉營,「創造條件,保障難民能安全、自願、有尊嚴和持續返國」。決議沒有法律效力,但反映各國立場。
大會又對緬軍違反人權和人道法、虐殺和集體強姦少數族裔表示關注,「按照國際法,屬最嚴重罪行」;議案指「若開邦手無寸鐵的平民,至今仍一再被軍方和保安人員以過度武力對待」,對此極度憂慮。
緬甸駐聯合國代表豪多孫指議案「持雙重標準、選擇性和歧視的人權規範」的典型例子,「以向緬甸施加不必要政治壓力」;他又批評議案並沒提出方案解決若開邦複雜的情勢,亦無視緬甸政府面對這項挑戰付出的努力。
羅興亞人世代住在以佛教為主的緬甸,卻一直被視為孟加拉人,自1982年幾乎全數失公民資格,活動自由和其他基本權利亦受限;近40年來,逾110萬羅興亞裔穆斯林湧往孟加拉,當中逾74萬是2017年8月緬軍屠殺事件後逃離家園,並兩度拒絕回緬甸。大會又批出30.7億美元(239億港元)作新年度營運資金,當中首次將調查緬甸和敍利亞戰爭罪行的成本撥入秘書處經費,毋須再由成員國自願捐獻。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