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百年賽跑 - 余家強

中港百年賽跑 - 余家強

與項明生敍舊,很自然談起他的著述《明治憑什麼》。我說著述,非單電視節目(去年於開電視播放),化為文章,旅遊達人不寫吃喝玩樂,寫歷史上的明治維新,日本走向現代化,中國相形見絀,從此飽受東鄰侵凌。「憑什麼」三字躍然紙上,既好奇人家成功,亦似對自家期盼,一唱三嘆。

我與明生同屆考大學,同樣選修兩文兩史,背書背到頭暈,中史戊戌維新與西史明治維新相映成趣,年份接近卻悲喜各異。談起都覺得,明治維新比較複雜難懂。志士分為佐幕(輔佐德川幕府)、倒幕(推翻幕府)、開國(吸納西洋文化)、攘夷(仇視西洋)多種組合,而且隨時間推移,例如勝海舟由佐幕變倒幕,坂本龍馬由攘夷變開國,非常混亂。項兄說得對:「我們中學生怎明白?其實人性會不斷演化、進步。」中史單純得多,並非中史單純,乃中史教育臉譜化,戊戌維新就是光緒和梁啟超代表忠,慈禧和榮祿代表奸,毋須動腦筋反省。

我以貌取人,喜歡睇照片(攝影術已發明),仰慕坂本龍馬高大英偉,新撰組的土方歲三更像黎明般靚仔,對岸中華唯譚嗣同可媲美,康有為肚滿腸肥,梁啟超大頭仔,皆欠豪傑氣質。相由心生,果然譚嗣同捨身取義,康有為和梁啟超日後老朽腐化。反觀幕末志士雖早歿而無憾,坂本龍馬遇刺享齡卅一,土方歲三中流彈享齡卅四,奇在兩人生前屬於敵對派別,但政見不同只為國家前途探索,並受後世崇敬。西鄉隆盛直頭起兵反抗政府,也無損其對維新貢獻獲認可,現在銅像仍屹立於東京上野公園。求同存異,不勢利眼,不計前嫌,這又是中國傳統缺乏多元思考所難以理解、夢見的。

中國現代化進程由戊戌維新到1919五四運動,至今一百年;明治維新若以1889制定《大日本帝國憲法》和頒佈《教育敕語》為功德圓滿,則亦恰恰一百三十年而已。起步點相差不遠,近期東鄰經濟不景,此消彼長,內地同胞早誇言反超前日本了,是真是假大家心知肚明,公民質素和精神文明,並非蝗蟲式消費能夠買得到。

項明生考入香港大學讀日本研究系,畢業後投身外資公司,成為充滿國際視野的KOL;我考入中文大學讀中文系,畢業後爬格子,沉溺故紙堆。或者,正如兩套文化縮影。

相傳,朋友向坂本龍馬亮長刀,龍馬說:「長刀不靈活,從今要練熟短兵相接。」朋友下次見面帶短刀,龍馬拿出手槍說:「任你武功蓋世敵不過它。」再下次,朋友弄來手槍,龍馬拿出一本《萬國公法》說:「這才是平定天下的利器。」

日本明治維新廢除舊曆,只祝賀新曆年。新一年我恭喜大家龍馬精神,不為迷信意頭,為學習坂本龍馬求變創新精神。

(隔星期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