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西澳政府投放大量資源,設置了42個「靠左行駛」的標誌及70個箭嘴圖案,安裝在中西部地區的印度洋公路沿線,這些標誌主要是用德語、法語及殘體中文書寫,以確保國際遊客在澳洲自駕遊時的安全。過去五年內,這條長達270公里的公路上已經有54人死亡或嚴重受傷,從2014年到2018年,外來司機逆線行駛發生事故的機率則大幅增加了35%。
國際駕駛者因為不熟悉澳洲的交通規則而引發交通事故當然不僅僅限於西澳,自由黨議員Sara Henderson早在2016年已留意到這個問題,並致函維多利亞道路部長Luke Donnellan,要求他緊急解決大洋路上國際司機的安全問題,但當時沒有太多人理會。甚至有媒體及中國人認為Henderson提議豎立中文路牌是對中國人的歧視。現在,當涉及國際司機的重大交通事故越來越多,Henderson重彈舊調,並正式將提案遞交到國會,希望澳洲政府禁止國際車牌在澳洲隨意使用。提案若最終能迫使澳洲政府正視國際駕駛者引發的駕駛安全問題,則意味着遊客們日後去澳洲駕駛,也許要進行強制路試或網上測試。
其實,無論在本國有多少年駕駛經驗,不同國家的交通規則均有所不同,資深司機即使不需要路試,進行筆試是無可厚非的。
而整件事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西澳政府考慮周詳、面面俱到,42個「靠左行駛」的道路標誌同時加入了法語及德語,因此順利安裝,而沒有收到任何歧視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