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案 - 葉一南

千古奇案 - 葉一南

事情由聖誕聚餐的一段平常不過的閒談開始。一班為食友,酒過三巡,最熱門的話題,自然是飲飲食食。有人說去了哥本哈根,小店有趣,Noma反而唔掂,尤其隻酸蟻;有人剛從南美回來,沒想到哥倫比亞菜味道其實不錯;亦有人參加伊斯坦堡美食團,本地食客帶路,吃到真正好味道。然後,其中一位朋友,突然正襟危坐,清一清喉嚨,認真地說:「我相信,每一個國家,只要細心找尋,應該都有同等美味食物。」

本來分組交談的局面,變成定鏡,跟着,反對之聲此起彼落:「喂,老友,你去過冰島未?」;「咁日本超晒班喎,如何一樣?」;「美國點同法國比呀?」;「嗱,我喺智利住過幾個月,真係唔好搞,靠公仔麵救命」。我是最大聲發言的其中一位,如果說「有一些美味食物」,很難反對,說「同等美味」,絕對不可能。食物世界,從來不公平,原來大家心中皆有各自「最差食物的國家」。未去過的地方當然不能評論,去過的,我選菲律賓及不丹。曾經每年往菲律賓潛水,後來放棄,因為要硬頂當地粗暴食物着實不易。與海洋如此親近,國菜竟然是烤豬。我曾經努力訪尋名店,肉乾皮硬,與廣東燒味相去十萬八千里。最美味的幾餐,是早上在岸邊等漁民回來,買龍蝦買蟹,然後回酒店廚房,自己去煮。不丹,是很值得旅遊的小國,不過那種自己不殺生,所有肉類由印度運入來的做法,有點虛偽,而且供應比較劣質。在當地只能吃印度菜,試本地菜,差不多每一款都是奶酪及辣椒,那簡單炒一碟菜吧,搬來的是清炒鮮辣椒,跌落地。

席間有一位現居日本,來自愛爾蘭的朋友,一直沉默,等到我們發言完畢,才嘆一口氣說,你們認為食物最惡頂的地方,都在國外,我吃過最差的,是自己國家,你話死未。我們問,你們不是有著名蟶子嗎?朋友尷尬地回答,他第一次吃蟶子,其實在香港,感覺很鮮甜,問起產地,原來從老家過來,才想起小時確然在沙灘見過,但這些古怪東西,當地人以前是一直不吃的。愛爾蘭的名菜是煎薯仔餅、椰菜薯仔、薯仔洋葱燉肉、以及牛油薯蓉,就是馬鈴薯及馬鈴薯。他說,有一年馬鈴薯失收,大家很恐慌,怕餓死,但海裏全是鮮魚,沙灘裏盡是蟶子,硬是沒有人理會。我們聽了,哭笑不得,俯首稱臣,你贏。

去到這裏,帶出了一個千古懸案,甚麼原因令一個國家的食物,比另一個國家明顯美味,超出幾班呢?沒有人相信各有千秋這一套,日本、法國、意大利、中國、印度,怎會與英、美、加、菲律賓、智利不相上下?是苦寒之地沒有原料嗎?可能有點影響,但冰島及愛爾蘭海產豐富,只是不知甚麼原因,當地人一直不懂處理,甚或不吃。因為國家貧窮?那又很難解釋英國及美國的情況,人民有錢,也可以不懂吃。印尼的平均GDP排全球114,算是最窮的地方之一,我認為,食物明顯好過一些排頭五名的富裕國家如盧森堡及瑞士。歷史愈長,有足夠時間改進沉澱,食物愈好?又不一定,世上最古老的國家是中國、印度、伊朗、埃及、埃塞俄比亞。看這組合,質素參差,難下定論。人類的起源在非洲,雖然我沒有吃過多少非洲菜,但推算最古不一定最好味,應該沒有人反對。

有人提出從上而下論。先有窮奢極侈的皇帝以及特權貴族,叫御廚天天研究美食,帶起風氣,精緻手藝再流傳至民間。古希臘是好例子,強盛的羅馬帝國著名酒池肉林,然後是意大利及法國,中國也是這情況,老饕是皇親國戚,大佬吹雞,民間自會響應。英國沒有這般幸運,歷代君主沒有敗家仔foodies,所以一敗塗地。聽上去好像有幾分道理,算是似樣的論述,不過還有死穴,因為有日本。這是近代發展出來的美食王國,而且從下而上,非常特殊。頭暈。最後結論,世間之事,不一定有合理解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