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作家野渡是劉曉波生前好友,對這名中國當代民主運動的領袖曾給予高度評價:「憑借他的道義、感召力,將體制內外的知識分子、草根群體等聯繫起來,整合民間不同人士的訴求,形成《零八憲章》這份民間共同發聲的文件」。但現時中國似乎缺乏像劉一樣具有感召力的領袖,野渡樂觀地指出,一個人的地位、人格形成需要時間,劉曉波努力30年才得到民間認可,認為中國遲早仍會出現這類人物。
香港和勇不分 啟發內地社運
何以如此樂觀?野渡認為,情況的確很難不讓人灰心,「但被黨國操縱的一直以來都是這群人(小粉紅),不指望他們」;關鍵是另一群人被官方壓制下很難公開發聲,但私下民間聚會都在討論香港局勢,包括運動的經驗教訓,「相信好多人在默默吸收,因為中國自1989年後沒有一場真正、持久的社會運動,香港這方面將是未來內地社運的『老師』」。
他指出,最主要的經驗是「和勇不分」,「因為內地與香港一樣,暴力與非暴力、改良與革命之爭持續多年,這種掙扎好多時都見到切割。但香港和勇結合推動運動的發展,予內地一個深刻體驗,即互相不切割才有成功的可能,這一點是民間半年來都在總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