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經濟下滑,2020年隨時要面對嚴峻的經濟動盪,尤其是企業裁員帶來的隱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發文件,要求將「穩就業」作頭號施政重點,防範爆發「規模性失業潮」,以及由此引發騷亂,要求裁員企業提前30日向員工說明狀況,補足遣散費。有分析認為,北京最擔心是大規模失業潮引發的社會動盪。
李克強上周強調,明年內地經濟下行壓力大,要做好「六穩」工作。國務院周二(24日)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到包括擴大就業七個方面、共26條措施。《意見》提到要將「穩就業」放在更突出位置,規範企業裁員方面,稱對裁員企業除要指導制訂和實施「職工安置方案」,還要提前30日向工會或職工說明,支付經濟補償、薪金及社會保險費等。
五提「規模性失業」
《意見》還要求,各地要第一時間處置因規模性失業引發的群體事件,防止矛盾激化。「規模性失業」在《意見》出現五次之多,反映內地就業惡化或面臨失業潮的機會增加。
中國公佈的「登記失業率」長期維持在4至4.6%間,官方10月時發表最新失業數字,第三季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3.61%,比同期下降0.21個百分點。不過,登記失業率顯示的是具勞動力的非農業人口,僅涵蓋就業登記機構進行失業登記的人,無法反映現實。去年官方推出「城鎮調查失業率」,以抽樣調查推算結果,今年9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
中央智囊、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祝寶良日前稱,明年GDP或放緩至5.8%,與保就業關鍵指標「保6」有差距。外界憂慮,明年增速一旦低於6%,或未能創造相應就業職位,將牽動政經大局。據測算,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大約可帶動190萬到200萬人就業。
自由亞洲電台/新華社